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必将为大家奉献一场精美绝伦的饕殄文化盛宴。一眼千年,滚滚长江以奔腾不羁的浩荡洪流,已然将“筚路蓝缕”的坚韧深深镌刻进楚人的骨子里,让荆楚儿女的豪情在波峰浪谷间诗意绽放。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千年咏叹,勾勒出长江奔流不息、神秘包容的辽阔图景。横亘中华腹地的母亲河在神州大地蜿蜒奔腾,当它舒展1061公里的腰身径流湖北,便以最慷慨的姿态滋养出广袤的江汉平原,接纳汉江清流与洞庭浩渺,将楚地的刚健与柔情深深融进民族血脉。万里长江孕育的诗词文脉,不仅是一首首传世的华章,也是解码中华文明基因的密码本,更是荆楚儿女赓续光荣、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
从三楚故地的屈子行吟泽畔,到李白笔下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滔滔江水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家国情怀。长江的壮美与深邃,在千年吟咏中凝固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守护这些不朽的诗篇,正是守护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根脉,是筑牢荆楚大地文化自信的基石,也是汲取沉淀“极目楚天舒”的底气与豪情。
长江流经湖北,更显其独特风骨与深情。郦道元《三峡》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壮阔景观,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情怀,无不与荆山楚水息息相连。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长江赋予其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与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屈原在《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哀婉,与李贺“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的雄奇,交织成荆楚大地刚柔兼济的文化品格。这血脉中的开放基因,是湖北敢于弄潮、志在支点的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昔日的“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放至今日仍是荆楚儿女担纲时代使命的精神图腾。
应该来讲,文化自信必须深深植根于当代实践的丰润土壤。长江文化之树之所以常青,其生命活力也源自于古韵新声的交融共生。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唯有深挖长江文化精髓,更在于创新性传承、创造性转化,方能使古老文脉在时代前进发展中焕发蓬勃生机。著名作家刘醒龙先生讲道:“长江流经湖北时变得格外深情,因为她知道这里的人会把她的故事唱成民歌,写成诗篇,而不仅仅是计入GDP的航运数据。”诚然,湖北“支点建设”的宏图,不仅以经济硬实力为筋骨,更要以文化软实力为灵魂,以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驱动发展。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这条从雪山走来的巨龙,给出了屈原《天问》应有的回答。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吹响“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的号角,正是对长江文化宝藏的深度发掘与时代性升华。让诗意长江与创新湖北交响共鸣,在传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升华。这不仅是文化盛事,更是湖北以长江文脉为根、以科技创新为翼,勇担支点使命、建设文化高地的铮铮誓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勇(“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