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学期开学季,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洗选中心乌兰木伦选煤厂的党员活动室里,20名党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整齐叠放着大家凑的7470元助学款,要在高三新学期开学前送到小玲手上。
“小玲这两天即将开学,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咱们得赶紧把钱送过去,别让孩子为费用分心。”厂长孙俊林一边将现金装进红色信封,一边与党员们再次确认金额。

图为乌兰木伦选煤厂党员将爱心助学款送到孩子手中
提起和小玲的缘分,要从六年前的夏天说起。时任乌兰木伦选煤厂党支部副书记的孙俊林参加神东启航志愿者协会的座谈会时,偶然听到了小玲的故事。“这孩子才上初一,父亲早年因意外离世,母亲失踪,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有慢性病,可她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
志愿者的话像一块石头砸在孙俊林心里,散会回家的路上,他脑子里全是小玲可能面临的困境。第二天一上班,孙俊林就拿着小玲的资料,在党支部会议上发起了帮扶提议。“咱们都是当父母的,看着孩子这么难还这么努力,不能不管。”孙俊林说。
他的话音刚落,党员刘俊灵就第一个举手:“我同意!”“我家孩子和小玲差不多大,我可以多送些衣服和学习用品。”党员张凌昌也跟着表示。短短半小时,党支部就敲定了长期帮扶计划:每年筹集固定助学款,定期和学校沟通小玲的学业情况,用集体的力量给小玲搭起“避风港”。

图为乌兰木伦选煤厂召开党支部会议决定长期帮扶
六年来,每个新学期开学前后,党员活动室里总会有这样一场“爱心汇聚”:有人刚下夜班就赶过来交钱,有人特意提前转账让同事帮忙代交,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及时把钱送到小玲家,让她能按时交学费、买课本。
“之前有次临近开学,党员高瑞军出差在外,还特意将钱托付他人代交,并反复叮嘱‘别耽误了孩子报名’。”张凤玲回忆道,这样的小事六年里发生过不少。
“小玲这孩子很懂事,每次收到钱都会让奶奶给我们打电话说一声,还会讲自己这学期的学习计划。”党员刘庆笑着说。2023年小玲考上重点高中,特意给党支部打了电话报喜,让党员们都跟着高兴了好几天。 当天下午,孙俊林就带着“沉甸甸”的助学款赶往小玲家。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小玲的奶奶在整理废品,看到他们,老人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上来:“又麻烦你们跑一趟,这钱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小玲早上还念叨着要跟你们说谢谢呢。”
走进屋里,墙上贴着小玲新贴的课程表,桌上摆着刚领的新书,孙俊林把红色信封递到老人手里:“这是这学期的助学款,您让孩子安心用,有啥需要随时跟我们说。”从初一到高三,乌兰木伦选煤厂党支部累计为小玲捐助22020元。

图为乌兰木伦选煤厂组织爱心捐款
奶奶说,小玲的书桌抽屉里,放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夹着这些年党员们每次慰问时的照片,还有他们写的鼓励话语。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小玲用钢笔写着:“乌兰木伦选煤厂的叔叔阿姨们,是你们让我知道,即使没有父母陪伴,我也能被爱意包围。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