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1日,卡塔尔在首都多哈为此前以色列袭击事件的遇难者举行葬礼。在这场“突袭”中,以色列的目标是“精准打击”正在多哈的哈马斯谈判代表团。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两年来,以色列首次将打击范围延伸至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
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最初称袭击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但美方事后否认“三连”。特朗普本人更是表示,袭击是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单方面决定,与他无关。袭击发生后,特朗普还通过电话交谈要求内塔尼亚胡承诺不再袭击卡塔尔。
事实上,卡塔尔一直与各方保持联系,积极推动加沙地带停火调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次袭击直接摧毁了巴以和平谈判的现实基础。哈马斯发言人法齐·巴尔胡姆9月11日在视频声明中说,此次袭击不会动摇哈马斯关于加沙地带停火谈判的立场与诉求。
国际关系专家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析称,此次“突袭”不仅引发卡塔尔的强烈抗议和多国谴责,也再度撕裂中东地区艰难维系的外交信任,将本就脆弱的加沙停火谈判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

9月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一辆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附近。新华社发
以色列向斡旋方卡塔尔“开火”
当爆炸的浓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使馆区上空升腾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此处,讨论美国提出的加沙停火方案。
以色列国防军和以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9月9日发表声明确认,当天对在卡塔尔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领导人进行了“精准打击”。
以军的目标是正在多哈的哈马斯谈判代表团,由此发动了针对哈马斯部分领导人住宅的袭击。哈马斯随后发布声明,称以方暗杀哈马斯高层的图谋“未能得逞”,哈马斯领导层无人遇难,但有哈马斯高层领导的家人和助手被炸身亡。
袭击发生地点周边学校、居民楼密集。当地市民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感到“震惊与恐惧”。卡塔尔内政部说,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队成员在袭击中遇难,另有数人受伤。
以色列发表声明指出,遭打击的哈马斯领导层成员对2023年10月针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袭击“负有直接责任”,并一直在策划和指挥对以作战。

9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左一)等在一处辛贝特指挥中心内交流。新华社发
袭击发生后,法国、德国、英国、瑞士等多国以及联合国、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国际组织表示强烈谴责,认为以方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侵犯卡塔尔主权,并破坏了斡旋和平的努力。
9日当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这一行动是该政权违反国际准则所犯下罪行的延续,“这一行动极其危险。”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也表示,此次袭击再次证明以色列执意在对巴勒斯坦人民发动的种族灭绝战争中持续滥杀无辜,事态发展极其危险,不容忽视。
面对以色列此次“背刺”,卡塔尔感到“既震惊又愤怒”。9月10日,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表示,以色列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的袭击侵犯了卡塔尔主权,也是对国际准则和人道主义法律的公然挑战。卡方正与美国合作,防止类似袭击再次发生。
事实上,卡塔尔在加沙地带停火调解努力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各方保持联系,积极推动停火谈判。哈马斯还在多哈设立了办事处。此次袭击发生在多哈曾接待以色列代表团斡旋停火谈判的背景下,为何以色列要在多哈动手?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向南都记者表示,以色列在哈马斯探讨美国所提停火方案期间发动袭击,其行动策略与今年6月趁伊朗与美国和谈时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做法如出一辙,意在通过突袭产生震慑效果,并利用时机对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实施“一窝端”。虽然此次行动未达成目标,但此举表明以色列不愿与哈马斯谈判,以色列剿灭哈马斯的目标没有改变。
卡塔尔外交部当地时间10日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内塔尼亚胡威胁将再次侵犯卡塔尔国家主权。
声明说,内塔尼亚胡完全清楚,卡塔尔是应美国和以色列要求,为方便卡塔尔斡旋,允许哈马斯设立办事处。相关谈判始终是在正式、透明的框架下,在国际支持下并有美国和以色列代表团在场的情况下举行的。
加沙停火谈判进程再陷僵局
今年7月6日起,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多哈就加沙地带停火和交换被扣押人员等问题,展开新一轮间接谈判。国际社会均期待这轮谈判能推动加沙地带和平进程,然而,这场谈判自启动之初,便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中艰难前行。

9月11日,在加沙城,巴勒斯坦民众查看在以军袭击中受损的建筑。新华社
7月24日,美国和以色列分别召回各自在多哈参与停火谈判的人员,导致谈判暂时中止。8月18日,哈马斯发表声明确认,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多个巴勒斯坦派别已同意一项由埃及和卡塔尔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最新方案。
8月21日,内塔尼亚胡表示,他指示立即启动加沙停火谈判,以将释放以方所有被扣押人员,并在以色列可以接受的条件下结束冲突。
进入9月,人们几乎以为“加沙停火近了”。特朗普于当地时间9月7日称,加沙和平协议将“很快达成”。当天早些时候,他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以色列已接受他提出的条件,眼下该哈马斯接受了。
内塔尼亚胡7日在内阁会议上称,他深知以色列在外交领域“付出的代价”,但他坚持要消灭哈马斯,令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并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8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也在社交媒体上要求哈马斯放下武器并释放人质。
哈马斯方面则表示准备好谈判,同时提出释放被扣押人员的条件:以色列要“明确宣布战争结束”,且以军要从加沙地带全部撤出。
可惜的是,停火的希望戛然而止——以色列在当地时间9日对卡塔尔发动了突袭,不仅彻底破坏了谈判进程,更暴露出停火协议背后难以调和的深层矛盾与战略困境。
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就设在该国。以色列此次行动,将战火引向了一个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让局势更趋复杂。
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智库研究员舒梦向南都记者分析称,这说明以色列对停火进程的态度非常消极,基本没有通过政治谈判达成实质性和解的意愿。
舒梦指出,一方面,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以色列仍坚持通过军事手段消灭对手,而非借助政治对话与妥协实现和解;另一方面,以色列此举重创了加沙停火的关键斡旋方——“以色列无视卡塔尔的调解人身份,是对卡塔尔主权的侵犯,致使巴以双方失去可靠沟通桥梁与斡旋平台,未来停火谈判及人质问题等关键议题的解决难度恐将增加。”
中东冲突或面临升级加剧情形
突袭发生后,哈马斯将美国政府视为此次袭击的共同责任方,批评其长期支持以色列的侵略行为。而以色列方面对于美国承担的角色也言辞模糊、反复。
随着争议持续,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最终发表声明,表示行动完全由以方独立策划和执行,以色列承担全部责任。
在孙德刚看来,以色列的行动使美国陷入两难:既不希望得罪以色列,又需维护与卡塔尔的关系。美方在以色列行动前仅提前数分钟向卡塔尔发出预警,实际效果有限,体现出美国试图撇清与以色列行动的关系。尽管美方试图淡化关联,卡塔尔仍认清美国偏袒以色列的立场,这可能导致海湾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特朗普政府信任下降,削弱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公信力。
从各国的回应可以看出,此次突袭事件折射出美以关系的复杂性。“在具体问题上,美以关系并非铁板一块。”舒梦认为,考虑到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长期战略布局,美国会避免因过度偏袒以色列而导致地区局势失控,进而损害自身利益。
在舒梦看来,以色列的袭击或将严重削弱以色列与海湾国家之间本已脆弱的外交互动基础。此外,以军行动突破了以往集中于加沙、黎巴嫩南部和叙利亚边境等冲突高发区的传统地理边界,将矛头直指卡塔尔,这一举动显著加剧了中东从代理人冲突转向直接对抗的风险。
孙德刚也表示,以色列近期的系列行为可能引发所有反以力量高度警惕,中东冲突存在升级的可能,地区不确定性加剧。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次袭击直接摧毁了巴以和平谈判的现实基础。尽管卡塔尔方面表示,将继续参与调解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但孙德刚认为,由于以色列将斡旋方卡塔尔作为打击目标,卡塔尔感到震惊与愤怒,或不再积极推动双方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