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9月12日,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总量已达314只,总规模为6730亿元,较年初的5320亿元增加1410亿元,增幅达26.5%,同时有多达25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超过80%。
其中,股票型QDII基金数量为215只,规模为5677亿元,产品数量和规模占比最高,而混合型和债券型等QDII基金的数量、规模均偏低。
市场人士认为,年内QDII基金规模增长明显高于以往水平,或反映出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有所提升,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也与年内部分QDII基金业绩表现有关。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较好,部分QDII基金业绩走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25只QDII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80%,其中,多只产品超过100%。分主题来看,创新药和生物科技主题基金表现居前。
多家受访机构认为,港股市场在今年受益于充裕的流动性影响,估值修复行情表现强劲,尤其是创新药、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QDII基金,成为业绩领跑者。此外,QDII基金投资范围较广,特有的灵活性使其在选股和行业配置上更具优势,尤其在港股创新药等非港股通标的中表现突出。
据了解,近年来,基因编辑、创新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创新不断,生物医药不仅成为全球高科技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引领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引擎。嘉实基金大健康研究总监郝淼向记者表示,从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出发,刚性需求是生物医药行业长期发展最本质、最显著的投资逻辑;生物科技行业因在近几年的突破创新正成为广大投资者眼中的优质赛道,这背后源自供需两方面的动力。
华夏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国内医药行业多项利好政策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从研发端到支付端,行业顶层设计正加速变革。同时,目前中国创新药企正在重塑全球医药行业格局,引进中国资产可为跨国药企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