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教育与传播委员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北京服务贸易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与投资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自然守护+AI智治:共筑健康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打造高规格国际化服务贸易合作平台。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正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在论坛上表示,从对外投资看,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对外投资的主要输出国之一。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对外投资正逐步升级为技术、资本、标准等全方位合作,覆盖了研发、生产、物流、并购、基础建设等领域,助力合作伙伴所在地的医药产业发展。
从医药创新的角度来看,2024年我国医药创新对外授权交易总额突破了522.6亿美元,成为全球单笔交易额最高和首付款最大的医药资产的授权国,获得了全球医药界的广泛认可。中国的药械创新已经从过去的跟跑迈向并跑阶段,并在ADC、双抗、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实现了局部的领跑。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与医药工业正在加速融合,为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及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数智化转型是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升级,推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此次《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王茂春在论坛上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推动医药健康产品标准协调发展,为产品注册准入创造更多的便利。二是加强“AI医疗”伦理共识建设,确立数据安全与技术普惠边界。三是打造合作生态,推动更多项目的落地,更早地惠及全球的健康。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序感受到,AI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渗透非常强烈。此外,近年来,AI+医疗的投融资情况非常活跃。
黄序表示,在“AI+医疗”的投融资事件里,重点关注的赛道包括药物的研发、医学影像的诊断以及智慧健康管理。在黄序看来,想要“AI+医疗”赛道真正得到大的发展和普及应用,还需要考虑解决以下挑战。其一,AI医疗责任的认定。出现医疗事故时,责任如何认定需要界定清楚。其二是算法偏见,其三是医疗数据隐私保护。
与会专家表示,自然守护与AI智治两者的融合,正是产业破局的关键。当AI算法赋能中医辨证,当智能设备承载民族医药的诊疗经验,当自然疗法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标准化推广,传统医疗的“老智慧”就能借助科技的“新翅膀”飞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不仅是中国医疗服务贸易走向世界的突破口,更是全球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