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扩容的宠物食品赛道,有望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
9月9日,农业农村部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797号(商贸监管类18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目前,农业农村部将宠物饲料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纳入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范围,每年开展宠物饲料产品的监督抽查等工作。而关于宠物食品标准,正在组织制定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宠物食品原料、质量控制、安全性检测与追溯进行规范。以及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对犬猫营养需要进行规范。
有关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有望达到8114亿元。其中,宠物食品为2670亿元。宠物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它经济”市场中最为迫切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关注宠物食品安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聚焦宠物消费,提出了《关于促进宠物食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提案》,建议从提升立法位阶、完善宠物食品标准、建立市场统一认证体系。
蒋颖认为,宠物已经成为养宠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宠物食品仍归类为牲畜饲料,由农业农村部和饲料工业协会归口管理。而成熟市场的美国,将宠物食品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
同时,我国宠物食品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工商部门等,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6月开始施行的《宠物饲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宠物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宠物直接食用的产品,包括宠物配合饲料、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其他宠物饲料,也称为宠物食品。
《办法》详细列出了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具体办理办法。
其中,申请从事宠物配合饲料、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的企业,应当符合《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的要求,向生产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依法取得饲料生产许可证。
网络宠物饲料产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的宠物饲料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境外宠物饲料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宠物配合饲料的,应当委托境外企业驻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者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并依法取得进口登记证。
同时,农业农村部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发布《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等6个规范性文件,强化宠物饲料(即宠物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事实上,外界关注宠物食品赛道,与其市场容量不断扩容有密切关系。
在宠物经济产业中,宠物食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运行状况及消费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到2025年有望达到8114亿元。其中,宠物食品为2670亿元,宠物用品为484亿元。细分来看,宠物食品消费以干粮、零食为主;消化用途的功能性食品购买率最高。
同时,国产宠物食品品牌正在快速成长。早在2024年,国产宠物食品品牌在线上渠道表现全面超越外资品牌。天猫“双十一”猫狗食品榜单TOP10中,国产品牌占据6席,前5名均为本土品牌。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在猫湿粮、狗干粮等细分品类中占据半数以上份额。
另外,本土多家上市宠物公司越发重视国内市场,逐渐加大国内市场的布局。
只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宠物食品投诉激增。
央广网在今年4月份的报道称,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猫粮”“狗粮”问题的投诉超过2万条,涉及爱肯拿、冠能、麦富迪、力狼等诸多品牌。相关问题多集中在宠物食品成分造假、发霉变质、食用后中毒等方面。
资深养宠人士刘澎告诉记者,很多宠物食品都是三无产品,还有标签不符、虚假宣传等。尤其是网购宠物食品,用户更得擦亮眼睛。并且,消费者在维权环节困难较多,举证以及赔付落实难度较大。
“目前,农业农村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对境内宠物饲料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制度,对境外宠物饲料产品向国内出口实施进口登记制度。同时,还将宠物饲料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纳入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范围,每年开展宠物饲料产品的监督抽查、例行监测、风险预警等工作,抽取一定数量的宠物饲料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农业农村部在回函中表示。
正在制定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此外,蒋颖还在提案中提到,宠物食品市场的标准和规范相对滞后,助推了市场竞争无序,部分不良商家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现象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宠物行业亟须解决宠物食品立法、宠物食品生产标准与规范提升,以及食品安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
记者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获悉,我国已经批准发布《全价宠物食品犬粮》《全价宠物食品猫粮》《宠物食品狗咬胶》等8个国家标准,涉及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经营场所和宠物医疗等。
不过,上述均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农业农村部在上述函中表示,目前正在组织制定《宠物食品卫生标准》《宠物饲料标签》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宠物食品原料、质量控制、安全性检测与追溯进行规范。正在组织制定《犬营养需要》《猫营养需要》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对犬猫营养需要进行规范。
同时,农业农村部注重产品召回制度建设,发布实施《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宠物饲料生产企业召回产品的情形作出规定,并提出无害化处理、销毁和记录通知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宠物食品领域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积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促进我国宠物食品品质提升。”
针对宠物食品安全认证事宜,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并无建立统一的宠物食品安全等级相关标准认证体系计划。认证机构可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机构推行的相关认证项目。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农业农村部不断优化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切实加强认证监管,持续推进认证公信力建设。”农业农村部在函中表示。
记者注意到,我国各地正在推动宠物经济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
9月8日,浙江省《关于促进宠物经济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鼓励宠物食品企业紧跟消费趋势,研发生产针对不同宠物品种、年龄、健康状况的定制化配方粮及功能性宠物食品。
同时,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京宠物产业企业标准需求对接会上传出消息,会议初步达成20余项国家标准制修订意向,内容涵盖宠物产业食品营养、用品安全、诊疗服务三大核心领域,切实推动企业需求向标准成果转化。
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具有强制力的行业标准,才能提升宠物食品的质量。届时,我国宠物经济赛道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