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作为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中国国际糖果季”开幕式暨专题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国际糖果季”期间,首钢园以“工业风+糖果美学”为核心,将冬奥遗产首钢滑雪大跳台以及工业遗存首钢冷却塔等改造为沉浸式体验空间,并设计了非遗工坊、品牌展厅、互动娱乐、主题餐咖等十大功能分区。
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永峰看来,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糖果产业作为其中兼具“情感属性”与“文化载体”的重要分支,正站在“传承经典、创新破局、走向全球”的关键节点。
工业遗址的甜蜜蜕变
早在9月初,人们经过新首钢大桥时,若向首钢滑雪大跳台方向望去,就能看到在滑雪道上有一个巨型的“滑雪玩偶”,这是此次糖果季原创IP“糖果精灵”。9月10日,该IP正式被揭幕,也标志着中国国际糖果季正式拉开帷幕。
据悉,本届“中国国际糖果季”将持续至11月16日,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跨界盛宴以“体育+文化+旅游”为核心,串联起2025年服贸会、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与国庆黄金周。
记者在现场看到,昔日的冷却塔,被改造成了糖果主题空间,糖果主题的旋转木马、抓娃娃机等,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游乐设施。同时,还有棒棒糖工坊、巧克力3D打印,让儿童体验糖果的制作过程。
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邱银富表示,作为服贸会“一会一址”永久举办地,首钢园将紧抓“两园一河”协同联动发展重大机遇,高标准谋划会展小镇建设,打造融合文商旅体、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特色消费新生态。本次“中国国际糖果季”集文化、科技、消费于一体,是对冬奥遗产和工业遗存创新再利用的深度探索,是首钢服务民族品牌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探索糖果业转型
在当天召开的“民族品牌的脊梁——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与自主创新全球路径”主题论坛上,发布了《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财富研究院副院长张庆源提到,食品工业与文创产业“时尚邂逅”,拥有广阔前景。而这是基于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
他提到,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整体规模从2020年的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100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5%。
而糖果巧克力作为休闲食品重要细分品类,整体占比从2020年的15.2%降至2024年的14.5%,但绝对规模仍增长。
另一方面,糖果业的消费需求也发生变化,Z世代消费者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偏好个性化、社交属性强的产品,注重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愿为创意设计支付溢价;31—40岁消费者是糖果消费主力军,更关注产品品质、健康因素和品牌信誉,对功能性糖果和儿童糖果需求较强;而银发群体对低糖、易咀嚼的功能性糖果需求增长迅速,年增速达15.3%,这部分人群关注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在文创融合方面,《报告》指出,糖果企业与文化IP的合作日益深入,故宫、敦煌等传统文化IP联名糖果产品溢价率达40%—60%,不仅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传播,这种合作模式正在从简单的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演进。
此外,《报告》认为,“中国国际糖果季”作为食品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其战略意义远超单一文化活动范畴,将成为推动北京文创产业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