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03:30:00 股吧网页版
8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8.8% 专家: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12日,人民银行披露8月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对M2增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此外,去年同期M2基数较低,也为当前M2增速保持较高读数创造了条件。

广义货币(M2)余额

  金融总量数据持续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M2同比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略高一些,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观察金融总量情况不宜只看信贷单一渠道。同时,单月数据容易受到经济运行的季节性规律、个人与企业资金需求规律、商业银行应对考核节点的自发调节等因素的影响,分析金融总量时也不宜对单一渠道的单月变化过度关注。

  业内专家表示,观察贷款增速宜还原地方隐性债务置换影响。今年以来,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较快,对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截至8月末,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1.9万亿元,估计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8月贷款增速在7.8%左右,仍然是一个不低的水平,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较为有力。

  个人贷款增长也有提振。8月是传统暑期消费旺季,个人消费需求的内生增长叠加“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外生推动,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贷款需求也有上升。8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还相继出台一揽子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放松非核心区域限购要求、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等,更好满足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根据上海市房管局数据,“沪六条”楼市新政出台仅一周,上海房地产成交量较政策前显著增长,推动8月商品住房成交量实现环比由负转正,当地银行反映居民购房需求回暖,带动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单量明显增长。

  从M1-M2剪刀差看,8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M1增速上行带动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8月末为2.8%,是2021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入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人民银行连续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

  专家表示,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9%之间。2024年末,社融/GDP、M2/GDP、贷款/GDP的比值为303%、232%、190%,较2017年末分别提升60个、33个、48个百分点,金融总量是比较宽松的。

  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又出台了降准降息等一揽子政策,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均明显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

  专家认为,未来货币政策重点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结构转型加快,居民杠杆率较高,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放缓。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要优化结构。

  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全覆盖,7月末,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1.5%,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未来,结构引导重点还在于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同时也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宏观调控思路积极向惠民生、促消费转变

  从宏观经济运行看,8月制造业PMI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PMI生产指数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至50.8%,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业内专家表示,惠民生、促消费是今年宏观政策的重点和主要发力方向,前期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取得较好成效,近期又推出了育儿补贴政策、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人民银行也新设立了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等,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有效消费需求。

  同时,供给端也在不断提升行业治理水平,近期有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的整治,也有利于促进供求平衡,推动物价水平回稳。

  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业内专家预计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有助于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实体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经济循环也将更加顺畅。

  也有专家呼吁,宏观政策要进一步聚焦深层次矛盾,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加强社会保障、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优化税收制度等方面也要加快推进,这些方面不仅有助于经济长期行稳致远,在短期也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促消费的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