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贺小荣,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张雪樵,公安部副部长杨维林,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介绍“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要点如下:
我国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介绍,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政法机关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国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全面运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依法惩治突出违法犯罪,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我国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十四五”期间,政法机关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责任制改革,扎实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不断健全和落实。2024年,全国法院受案4602万件,比2020年增长41.5%,一、二审累计服判息诉率达98.03%,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
中央政法委:正在起草新一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介绍,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起草新一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研究下一步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举措。
在深入推进严格执法方面,将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破解执行难。
完善和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对强制措施的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纠正等工作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的重要成果。
从2021年至今,新制定法律36件,修改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法规和监察法规600件,地方性法规14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本周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计划于今天下午闭幕,将产生一批最新立法修法成果。
“十四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
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介绍,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6万个,人民调解员310万人。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为抓手,在积极调处邻里、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征地拆迁等常见多发矛盾纠纷的同时,及时化解医疗、交通、金融、欠薪、新就业形态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十四五”期间,全国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7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
“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
在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提供司法保障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累计受理案件18974.5万件。
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一审审结刑事案件523.1万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出台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发挥破产审判的出清和挽救功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4万件,保护创新、规制滥权,为创新、创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涉外和海事审判,高标准建设国际商事法庭,加强外商投资司法保护,依法维护“走出去”企业合法权益。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新问题,推动制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等法律23件、行政法规19件;围绕打击跨境赌博、“机闹”、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会同“两高”等单位出台一系列执法指导意见,助力社会治安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人民法院将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
贺小荣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推动激活民法典第997条规定的人格权侵害禁令条款,有力有效治理网络暴力、诬告陷害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一个基层“窗口”
沈春耀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修改后的立法法对基层立法联系点作出明确规定。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多次到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考察和调研,给予重要指导。2023年11月,我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目前法工委累计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包括两个高校联系点),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大常委会累计设立73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以来,先后就54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备案审查工作等事项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35000多条,有相当一部分被吸收采纳。
基层立法联系点坚持和发展来自基层、便捷参与、原汁原味、直接通达的特色做法,工作务实生动,已成为人们观察新时代立法工作、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基层“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