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06:19:51 股吧网页版
靠毛绒玩具年赚18亿、人气比肩迪士尼 Jellycat让年轻人沉迷“过家家”
来源:蓝鲸新闻

  蓝鲸新闻9月12日讯(记者陆鹏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一个毛绒玩具卖到500元,搭配店员“过家家”般的表演式服务,Jellycat正在疯狂收割年轻人的钱包。

  Jellycat究竟是一个什么品牌?年轻人究竟在买什么?这套哄小孩的过家家把戏是怎么赚到年轻人钱的?

  一只毛绒玩具卖到千元

  成年人排队一小时,只为一场“过家家”

  近日,英国伦敦的玩偶品牌Jellycat快闪店重返上海,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这个近些年爆火的现象级玩偶品牌,被称为“成年人的精神奶嘴、新型奶头乐、成人版过家家”。不少消费者为购得一款心仪的玩偶,不惜排队一小时,只为体验一次Jellycat店员的表演式服务。

  Jellycat的产品定价普遍在百元以上,其中热门玩偶售价多在三百至五百元之间,部分款式价格可高达千元,而基础小型玩偶也需一百多元。

  尽管价格不菲,但这丝毫未减弱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蓝鲸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即便是工作日店内外依然挤满了正在挑选和排队结账的顾客。据店员透露,工作日晚间店外排队入场通常需要等待一小时以上,周末时段甚至更长。

  在Jellycat门店内,一种为成年人量身打造的“沉浸式过家家”购物体验正在上演。

  记者看到,一位店员以哄逗的语气询问顾客:“想为您的蛋糕玩偶加一点奶油吗?”在顾客点头后,她便手持一个空的奶油喷罐,对着毛绒玩偶的头顶认真按压两下,同时配以音效和动作,仿佛真有一团奶油落下。“您的奶油加好啦!”

  这套充满仪式感的“表演式服务”,虽被不少网民调侃“太抽象、看不懂”,却精准切中了年轻群体的情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为控制客流门店实行预约制,未预约的顾客无法入场购物。即便入场后也会被限制15分钟购物时间。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蓝鲸记者:“每周一开放未来一周的预约,名额一般都是秒没,确实很难抢。”

  因此,很多消费者只能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入场资格。记者了解到,在二手平台,一些预约资格被黄牛炒到300多元。

  Jellycat走红背后:

  年营收超18亿元、人气比肩迪士尼玩具

  Jellycat中文名为“吉利猫”,是一个源自英国的毛绒玩具品牌,创立于1999年。

  创立之初,Jellycat是“婴幼儿安抚玩具”,定位母婴用品,主要受众都是儿童。随着产品的逐渐走红,公司发现成年人对毛绒玩具同样热爱,于是在2014年Jellycat转型“全年龄段玩具”。

  在官网的品牌介绍中也可以看到,Jellycat是所有年龄段都喜欢的精致玩具。

  Jellycat所售玩具大多有标志性的豆豆眼、微笑脸、圆润的身体、细长的四肢,这类外观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拟人化倾向,整体造型具有较强的辨识度。

  与LABUBU类似,Jellycat在国内市场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星效应。此前,刘亦菲、陈伟霆、易烊千玺等多位明星曾在社交平台分享与Jellycat玩偶的合照,今年品牌也是邀请到杨幂代言,进一步借助明星效应扩大影响力。

  从定价来看,和市面上普通的毛绒玩具相比,Jellycat卖得更贵也更具稀缺性,一些原价百元的款式在二手市场往往要溢价数倍才能买到,更有部分特定款式要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随着品牌热度持续攀升,Jellycat的市场表现也愈发亮眼。2023财年,Jellycat实现营业收入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8.5亿元),相较2020年增长超过三倍。

  国内市场方面,2023年双十一期间,Jellycat的销售额一度超过拥有顶流玲娜贝儿和星黛露兔的迪士尼,成为毛绒布艺品类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品牌,成交均价高达465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更多年轻人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Jellycat的成功不仅源于产品设计,更得益于其精准的情绪营销策略。对于顾客而言,花500元买一个毛绒玩具最重要的不是玩具本身,而是Jellycat能带来的情绪价值。

  Jellycat每个玩偶都有名字和“人设”,店员会像介绍朋友一样向顾客介绍它们。这种拟人化设计让玩偶超越普通玩具,成为具有情感连接的文化符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Jellycat所售卖的远不止是玩具,更是一个个被精心构建的情感故事。

  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分享购买Jellycat玩偶所带来的治愈感。这种看似过家家的表演式服务,契合了当下许多年轻人渴望情感抚慰与心理释放的需求。

  不过,这种售卖情绪价值的营销模式并不能获得所有人认可。部分消费者认为高价物有所值,也有声音质疑这是否又是另一种“消费主义陷阱”,甚至有人将这种过家家的服务比喻为“皇帝的新装”。

  从玲娜贝儿到Jellycat再到LABUBU,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甘愿为情感需求买单。售价四百余元的玩偶,既是可以把玩的消费品,也充当着情绪慰藉的角色。不可否认消费者在买单那一刻,确实能感到满足,但这种即时获得的满足感也可能推动消费者不断复购,逐渐陷入依靠消费填补情感需求的循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