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回暖,权益类基金整体收益向好,但先锋基金旗下部分权益产品逆势下跌。其基金经理虽在年内对股票进行加仓,相关产品收益率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垫底。在近年纯债基金普遍表现稳健的背景下,公司旗下两只债基长期业绩低迷,成立至今收益率仍为负值。
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率分别达26.76%和24.58%。而先锋聚优A、先锋聚元A同期收益率分别为-8.28%和7.76%,较基准收益率分别跑输16.73个百分点和16.21个百分点,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垫底。这两只基金均由刘志强管理,自其2022年12月接管以来,任职回报分别为-1.86%和-14.86%,显著落后于同类基金同期15.62%的平均收益水平。
记者注意到,刘志强在去年四季度曾大幅降低股票仓位。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先锋聚优与先锋聚元的股票市值占净值比例分别从当年三季度末的91.8%、89.82%下调至21.19%、20.39%;而到今年年中,两只基金的股票仓位又分别回升至92.96%和92.56%。
持仓结构方面,先锋聚优与先锋聚元的重仓股高度重合。今年上半年,两只基金均重点配置科技板块股票,仓位从去年末的20%左右提升至近90%;前十大重仓股在一季度与二季度均出现显著调整,涉及当虹科技、云从科技、安恒信息、榕基软件等个股。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两只产品长期维持高换手率,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换手率区间达226%-1321%。持有人已用“脚”投票,截至今年年中,两只基金规模均不足500万元。
从管理规模看,先锋基金27.38亿元的总管理规模中,债券型基金占比接近96%;但收益率表现堪忧,旗下规模最大的两只纯债基金——先锋汇盈纯债、先锋博盈纯债长期业绩低迷。数据显示,最近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纯债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4%、6.21%、8.63%、17.31%;而先锋汇盈纯债同期收益率分别为-5.15%、-12.51%、-24.02%、-30.24%,先锋博盈纯债收益率分别为-3.82%、-10.52%、-24.75%、-33.14%。自成立以来,两只基金收益率分别为-18.21%和-29.08%,均至少跑输同期基准收益率30个百分点。
这两只纯债基金曾在2022年“踩雷”,导致业绩持续亏损。尽管如此,由于单只规模均超10亿元,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两只基金仍为先锋基金累计贡献近5000万元的净管理费收入。此外,先锋基金2025年半年报披露,因违反《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公司于今年1月末被北京监管局出具警示函,目前已完成整改。
成立于2016年5月的先锋基金即将迎来十周年,近期公司高管与大股东发生重要变动,业内人士预计这或将成为其战略转型的契机。指南针于去年末被核准为先锋基金的主要股东,相关股权变动在今年落地。公告显示,指南针入主后两度增资,先锋基金的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3亿元。核心管理层方面,新任总经理张帆于今年3月1日履职;5月16日,新任董事长王重昆正式上任,他曾在股东方指南针关联公司担任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