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雯洁、通讯员长江)“近百天,我们从水中抢回了19条生命。”9月12日,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总队长张建民翻开5月29日至9月10日百天里的生命守护日志,一次次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出现在眼前,生死救援频频上演。
6月,长江二桥下浊浪翻涌,一名小伙因腿部抽筋陷入漩涡。江岸支队队员余才福、陈晓林见状纵身跃江,一人扶头护颈、一人拽臂借力,在湍急江水中奋战15分钟,终将小伙稳稳托上岸。60岁的陈晓林事后发现手臂被江石磨红,而这样的救援,只是他四年志愿生涯里的寻常一幕。

汉江湾,险情接踵而至。7月的7日傍晚,两名青年踩滑青苔落水,汉江湾支队队员携救生装备冲刺救援,抛绳精准到位,几分钟便将人拉回岸边;13日晚,十分钟内接连发生两起险情——女子戏水滑江、男子捞鱼坠水,队员无缝配合,成功挽回三条生命。
更惊险的救援发生在7月末:一名游泳者被四枚鱼钩钩住右脚拖入深水,赫山支队队长熊国斌三度下潜,情急之下用牙咬、用手拽,最终割断鱼线救人。次日获救者携锦旗跪地致谢,被他扶起:“我们不图回报,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8月下旬,四方台支队队员刘春夏上演“教科书式”救援。一名22岁青年滑入长江,他从侧后方托住对方保持头部后仰,协同岸边人员将人平移上岸;发现青年无呼吸后,他立刻跪地实施精准胸外按压,几分钟后青年恢复意识。这是刘春夏第三次成功救人,而日常严苛的训练,早已让专业救援成为他的本能反应。

据统计,多年来,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已累计从水中抢回1200余条生命。队员们不仅在危急时刻“逆行”,更主动将安全防线前置:王宇发现江中漂流男子异样后,骑车追踪、翻越隔离网借木棍救人;刘超救下失足落水儿童后,反复叮嘱家长看好孩子;心肺复苏、桨板救援训练定期在各支队开展,队员义务进入学校、社区普及安全知识。
“队伍平均年龄偏高,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引入新技术提升救援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张建民说,期待更多有专业能力、有公益情怀的年轻人接过“守护接力棒”,让两江之上的生命守护薪火相传,以更科学的方式筑牢市民亲水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