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18:26:01 股吧网页版
2025服贸会|对话千寻智能副总裁孙荣毅:具身智能的精细作业能力比运动控制更重要
来源:北京商报

  “一手拿竹签,一手拿山楂,串起来交给顾客。整个展示过程的丝滑程度、动态的实时响应和精准度很不错。”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2025年服贸会”)“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现场,千寻智能副总裁孙荣毅通过视频展示了自家机器人串糖葫芦、叠衣服的过程。

  什么时候才能有能干活的养老机器人?具身智能热度高涨的这两年,业内人士常被问及这个问题,每当这时,会有一小部分人向普罗大众分享机器人叠衣服的视频。目前,千寻智能就是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的厂商之一。

  这些看似生活化的场景,实则是工业级精细作业的缩影。这家2024年2月成立、由小米、华为等巨头投资的具身智能企业,第一次通过服贸会的窗口,向更多圈内外人分享自己的技术路径和思考逻辑。

  论坛结束后,北京商报记者在与孙荣毅的独家对话中获取了更多信息,工业场景下的具身智能是不是伪命题?什么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能力?

  面对北京商报记者的疑问,孙荣毅的回答可以总结为几点:真正干活更重要、要做难而正确的事、要有领先的勇气……显然,在服贸会这场全球盛会上,千寻智能通过最日常的场景直接抛出观点——当机器人开始叠衣服,制造业的柔性生产革命已悄然启幕。

  Q1:第一次参加服贸会,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体验?

  A:千寻智能是2024年2月成立,是同时被小米、华为、宁德时代、京东投资的具身智能企业。在这次论坛上,我认为微亿智造董事长兼CEO张志琦思考得还是蛮深刻的,也很务实。

  Q2:千寻智能常借叠衣服展示能力,能否介绍一下这背后的技术?

  A:叠衣服是目前具身智能领域最难的任务之一,因为衣服的材质、面料不同,每次作业后衣服的褶皱状态都是未知的,这对模型泛化能力的鲁棒性和任务完成的成功率有很高的要求。叠衣服任务最早是美国具身智能公司PI在2024年11月做出来的,我们公司是在2025年3月,跟PI的技术代差大概有三个月。当时PI做这个任务时,买了100台机器人大概采了1000个小时的数据,我们买了10台机器,大概采了100多个小时数据,达成了相同的效果。

  Q3:千寻智能商业化遵循什么思路?

  A:从市场容量看,工业场景相对较小,家庭场景的市场最大。但我们公司团队有工业场景的经验,所以总体思路是先进入工业领域,再进入商用领域,最后拓展到家庭场景,主要采取大客户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先在工业场景针对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这三个痛点进行。

  Q4:这是否和公司强调的“做难而正确的事”相悖?

  A:并不矛盾,因为宏观和微观的逻辑不同。比如说在工业场景里也分难和易的事,我们选的是适合具身智能做的,但对于具身智能当前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来说,又是非常难的点。你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机器人可以搬箱子,但客观来讲这个任务不一定需要具身智能来做,复合机器人就可以做,而我们做的接插件的插拔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非常难,这就是所谓难而正确的事。

  Q5:怎样的场景才算难而正确?

  A:以工业场景为例,其实现在智能制造行业单一品种、大批量专线专用的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为什么还需要具身智能?是因为存在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的生产组织模式,传统的预编程机器人根本无法解决,需要用具身智能的算法能力,对环境、工件、工艺进行转化来解决。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你去看工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做的事,传统的复合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能不能做。如果能做,那就不需要具身智能。

  Q6:千寻智能的机器人主要靠上肢完成任务,对于机器人而言,上肢和下肢能力哪个更重要?

  A:一个终极问题是客户买机器人干吗?主要是为人类服务,能够干活。我们认为精细作业的难度要高于运动控制,从营销的角度看,目前侧重于运动控制功能的机器人更为人所知,比如能跳舞、跑步的。同时全行业也在思考,具身智能真正能为制造业做什么?我认为随着这波泡沫退去,大家会回归具身智能的本质,就是它一定要去干活。

  Q7:任何行业发展都会经历泡沫期和沉淀期,和其他行业相比,或者说跟之前的机器人行业相比,具身智能的发展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A:和移动互联网相比,具身智能的发展节奏要更紧凑。一是因为赛道比较卷,另外,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中国用了十年时间从跟跑走向并跑,工业机器人赛道的成长周期相对比较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具身智能在起步阶段就和国外同行处在并跑阶段,再加上中国的场景优势、供应链优势、人才和数据优势,整体的迭代速度要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快。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