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的大规模应用可能面临挑战。”Safeheron创始人兼CEO王威在9月12日召开的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在变局中远航: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与全球机遇”主题论坛中表示,基金通证化的大规模应用需要一个多维度的基础设施体系,涵盖区块链技术、安全托管、合规管理、交易流动性、数据隐私和用户体验。

王威指出,首先是安全与合规的基础设施问题:基金份额通证化后,投资者和管理人的交互环节会高度依赖链上基础设施。这就要求托管、转账、赎回的整个流程必须具备银行级的安全保障,避免因私钥管理不当或系统漏洞造成资产损失。同时,不同司法辖区对基金份额的数字化、证券化有不同的法律定义与合规要求,如果底层的技术基础设施没有为监管合规预留空间,就可能面临法律和运营风险。与监管机构、传统金融和区块链生态的协作至关重要,以确保技术可扩展性和市场接受度。
“区块链链上第一性原理是私钥,持有私钥意味着持有资产,过去10年以来,数字资产行业总共有750亿美元的机构数字资产被盗,这里面有内部团队作恶、外部黑客攻击等。所以,任何一个机构进入数字资产市场,包括基金通证化后的托管、流通都需要一个安全底座。”王威称。
第二个挑战是基金通证化后的分发与流通挑战,通证化的优势在于让资产可以更高效、更灵活地分发,但这也带来KYC(验证客户身份)/AML(反洗钱)、投资者适当性审查等新的复杂性。如何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份额转让和流通,是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分发平台的安全性、透明度和可审计性,也是投资人信任的关键。
王威表示,“现在说的是CeFi(中心化金融),未来3-5年的时间内,通证化会兼顾CeFi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所以我们的核心作用就是从自托管及安全基础设施的角度赋能通证化全周期的场景落地,并且一站式链接CeFi和DeFi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