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于北京举办。
会议期间,“服务贸易发展论坛”汇聚了多位国内外重磅嘉宾,围绕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4》《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2025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三项权威研究成果。
隆国强:人工智能为服务贸易发展开启新蓝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人工智能为服务贸易发展开启新蓝海。服务贸易新趋势彰显了广阔的前景,为我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带来战略机遇。
“如果说数字化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还在持续发酵,那么人工智能则更像一把正打开贸易发展新空间的钥匙。”隆国强指出,“人工智能+服务贸易”成为创新拓展新方向,从供给侧、需求侧、市场媒介等多个维度集中发力赋能。据WTO去年底发布的报告,在2040年前普遍采用人工智能和生产率高速增长的乐观情景下,服务贸易增长率可达18个百分点。
隆国强指出,我国要顺势而为,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一是从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二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三是大力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赋能。
盛秋平:服务贸易已成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新引擎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也在论坛中表示,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传统贸易模式变革,显著提升服务效率,驱动服务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快速涌现,不断拓展贸易发展空间。
他指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2年以来,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6.7%,是货物贸易年均增速的1.7倍。2024年,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二。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盛秋平强调,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与各国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会被逆转。“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拥抱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市场的融合联通,强化与各国的产业协同,通过服务贸易开放合作,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高培勇:以制度型开放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在演讲中表示,以制度型开放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进而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当下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新趋势,更是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培勇分析,一流营商环境对应的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营商环境的要求。其营造离不开国际化,离不开对外开放。同时,以制度型开放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有着一系列十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他指出,一流营商环境的营造有其特定的指向和客观标准,瞄准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7个领域,并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融,以此为基础,致力于为各类经营主体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看好中国服务贸易潜力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论坛中表示,当前国际货物贸易增速已然放缓,而服务贸易正加速发展。
在他看来,促进服务贸易增长有两大因素,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服务化”过程,即在其生产体系中服务业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二是数字化正在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强大动力,数字技术让服务的跨境生产和交付变得更加容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马歇尔·米尔斯则分析了当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四个特点:一是服务业对于中国而言是巨大的增长动力;二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持续加速提升;三是创新提高了市场服务的生产效率;四是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能够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他表示,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仍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