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作为上海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正式启用,同时迎来了首批2025级新生。随着浦东校区的启用和运行,掀开了交大医学院近一百三十年办学历史和七十余年建院历程的崭新篇章。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校部和医学院老领导王宗光、马德秀、姜斯宪、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吴旦、李宣海、赵佩琪、孙大麟、范关荣、朱正纲,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正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兴华,副院长方勇、毕宇芳等及师生代表揭开校名石上的红布,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位于浦东新区国际医学园区西南角,占地约435亩。浦东校区的建设锚定医学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办学定位,以“海纳百川、中西融合”人文理念作为校园建设核心,延续医学院百余年历史文脉,突出时代特色、强调科技环保、彰显医学人文,以“立足师生实际需求,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打造具有医学教育特质的“智慧、绿色、人文”新时代示范校园,构建集教研支持空间、文化融合平台、能力培养基地、生活设施保障于一体的功能体系,为师生医务员工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站式攻略
新校园启用之际,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联合会官微“小医生Joy”整理新校区吃喝住行学一站式攻略,以共享文档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新校园的服务信息。
漫步在浦东校区,医学大讲堂、历史核心区、校园钟楼等一系列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楼宇建筑让人仿若置身于宁静、美好且惬意的花园式殿堂,感受浓厚的历史底蕴传承和学术文化气息;国际化标准的先进实验室为教师、科研团队提供兼具高效性、安全性、交互性的研究环境;现代化融合未来AI医学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全身心投入医学教育和科研创新事业,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更多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搬迁入住浦东新校区以后,学生园区的物理空间有了很大提升,交大医学院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医学文化墙”等特色空间,将五育融入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环节与全过程;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科创等工作。同时,在学生园区落实住楼辅导员制度,实现“一楼一员”,为学生提供24小时常态化陪伴和即时响应。
多校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
浦东校区的启用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交大医学院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浦东校区的启动将拉开交大医学院多校区协同联动办学新的篇章,医学院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推动多校区同质化、一体化管理,以浦东校区作为医学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以黄浦校区作为赓续医学院百余年发展传承的历史文化源点,以海南校区作为国际化、高水平教育和研究基地,以崇明校区作为全健康生态治理和全球健康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多校区协同发展新格局,同时面向全国,在蚌埠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以及赣南医科大学等高校建设“交大医学班”,携手各方共同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创新改革,扎实走好世界一流医学院建设的每一步,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围绕生命健康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重大问题,以浦东校区为源点,汇集14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3家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与基础科研的关键要素,打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谷”科技转化园区,通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创企业研发平台和科创项目孵化平台等平台,探索校企、校地共建新机制,高标准构建从基础研究、临床验证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打通从高校到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同时,系统推动与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细胞基因产业园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生物医药企业集群优势,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成果、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全面提升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为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