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竞恒通讯员陈阮邦圻韩玄飞
9月13日下午,武汉市硚口区汉江湾卡丁车世界,还未满13岁的朱维熠戴好头盔,坐进21号娱乐卡丁车座舱。五分钟后,2025CRKC卡丁车超级联赛娱乐车轻量组的24台赛车,将同时冲向赛道的1号弯。
他的情绪并不高涨——当天上午,本在GP MAX组预赛中位居第二的他,与后方赛车发生碰撞,不得不退赛。受此影响,他在娱乐车组别中只能排在第22位发车。“两台车叠在了一起,只能选择退赛。”母亲徐文瑾语气中带着惋惜。他们不得不迅速调整心态,全力应对接下来的比赛。

朱维熠准备登上赛车。(照片来自赛事官方)
朱维熠来自上海,虽年纪小,却已有三年“车龄”。“第一次摸到方向盘时,他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徐文瑾说,他们全家曾一起去现场观看F1,但对朱维熠来说,亲自上场参赛远比观赛更有吸引力。
在队伍前排发车的,是与朱维熠年龄相仿的徐立行。GP MAX组别决赛中,徐立行从第三位起步,很快便以漂亮的交叉线一次超越两辆前车,一路领跑夺冠。下午的娱乐车组别,他同样势在必得。
绿旗挥动,比赛正式开始,引擎轰鸣与轮胎啸叫声顷刻间响彻赛道。比赛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争夺,仅两圈之后,已有两车发生碰撞退赛。
“汉江湾是一条高速赛道,还融入了类似荷兰赞德沃特赛道的倾斜角设计,初学者能很快体验到速度的快感,”汉江湾卡丁车世界运营负责人张炜熙紧盯着转播屏幕说道,“但也正因高速弯多,车手之间很难拉开差距,超车变得异常困难。”
屏幕左侧的时间条显示,大部分车手之间的差距不到0.5秒,有的甚至只有0.2秒。这意味着赛车几乎始终首尾相接,一旦后车发起攻击,双方陷入缠斗,速度便会骤降,反而为后方车手创造机会,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节。
然而,就在这一的逆境中,朱维熠展现出惊人实力——他很快突进至第10位!最终,他在12圈的比赛中上升15个位次,与多台赛车并排冲线,以第7位完赛。徐立行则再度复制了上午的精彩表现,第二圈又一次实现“一超二”,之后一路领先,轻松将娱乐车轻量组冠军收入囊中。

徐立行获得GP MAX轻量组和娱乐车轻量组双料冠军。(照片来自赛事官方)
十多年前,周冠宇凭借卡丁车赛场的卓越表现入选法拉利青训,最终踏上F1赛场。如今,更多青少年在赛道上风驰电掣,为中国赛车的未来注入希望。除了一路向更高级别赛车冲击的职业车手,更多将赛车融入生活的爱好者,同样是推动这些运动发展的关键因素。
“最初只是不想让他总对着电脑,希望他动起来。现在,他能在耐力赛中坚持一小时完整比赛,还通过赛事认识了郑州、长沙、杭州的车友,心理素质和体能都明显提升,这比什么都重要。”关于儿子的未来,徐文瑾并没有设定“职业车手”的目标,“只要他保持热爱,将来即使成为赛车技师、裁判,只要能留在这个喜欢的行业,我们就很满足。”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