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4 22:06:51 股吧网页版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李金铠:新型储能要从分散试点走向系统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白丽斐 于祥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于祥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金铠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表示,在“双碳”引领和电力系统安全约束下,“规模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扩张,而是意味着新型储能要从分散试点走向系统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强调新型储能不再仅是新能源配套的附属设施,而是独立的灵活性资源,要能够参与电力调度、保障系统稳定,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调节资源。

  《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方案》的亮点之一是设定了清晰的量化目标,包括1.8亿千瓦的装机规模和带动2500亿元的直接投资,为经营主体提供中长期确定性预期。”李金铠表示,《行动方案》还强调了多元技术并进,有利于差异化竞争。

  在李金铠看来,虽然锂电仍为主流,但《行动方案》同时明确提出“进一步丰富技术路线”,这意味着给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储能等其他技术都留下了政策窗口。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还提出,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即,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各地要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

  “不仅如此,《行动方案》突出了市场化机制与商业模式建设,旨在引导新型储能拓展应用场景,并通过电力现货、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等机制获取合理收益,逐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李金铠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