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医疗健康板块的重要活动——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举行。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在致辞中表示,传统养老模式面临迭代,智慧康养通过技术赋能正有效破解行业痛点。在产业发展路径上,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以金融提供“支撑力”、以科技注入“创新力”、以医疗夯实“保障力”,通过打破行业壁垒,让康养服务精准触达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需求场景。

在李波涛看来,智慧康养已成为应对老龄化的必选项,且需适配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品质型”需求。当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已突破514万,2024年8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68.7万,老年抚养比36.5%,不同年龄段的人需求分化,传统养老模式面临迭代,智慧康养通过技术赋能,正有效破解行业痛点。同时,老年需求已从“生存型”转向“品质型”,“通用型”转向个性化,这些需求变化正推动智慧康养服务精准升级。
在产业发展路径上,李波涛提出了“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的观点。他指出,过去康养产业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科技设备与适老产品脱节、医疗资源触达居家场景途径不畅,服务效能效率受限。如今“全域生态”理念落地,需整合多方力量:以金融提供“支撑力”、以科技注入“创新力”、以医疗和服务夯实“保障力”,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高效、有效到达居家、社区、机构等各类需求场景。
在技术端,李波涛认为AI与具身机器人正驱动智慧康养升级。新技术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提升了服务精准度,推动康养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转变。
李波涛表示,北京商报社已连续七年举办智慧康养论坛,未来将继续当好产业“观察者、连接者、推动者”,以专业、客观的视角记录行业成长,期待与各界携手,推动智慧康养从政策愿景走向产业实景、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协同”,共同构建更有温度、更具品质的银发经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