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4 23:39:50 股吧网页版
消费投资融资转向 AR/AI娱乐受热捧
来源: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9月15日(研究员梁又匀李佳怡)8月暑期消费热潮正式落幕,电影、演唱会以及国内外旅游都为国内消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有所变动,各地家电、汽车补贴策略正在根据当地消费情况加码或转为抽签抢券。

  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金饰品、家用器具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成为重要拉动因素。

image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消费领域披露投融资事件共57起,同比、环比涨幅均在10%左右;已披露投融资金额显示,8月消费领域累计融资金额为17.5亿元,环比变化不大,同比去年下滑超40%。

  越来越多的消费类项目偏向低调融资,即便披露融资进展,也不会积极透露融资金额。尽管依旧缺少大额融资或明星融资项目,但从今年年内获投项目数量趋势来看,消费投融资正在缓慢恢复。

  8月消费投融资具体情况

  消费类投融资风向在8月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此前的数月内,在国内具身智能投资热度的带动下,围绕家庭服务机器人、消费服务机器人的投资成为主流。其不论是每月获投项目数、金额,还是市场热议度上都远超餐饮、家电、本地生活等传统消费赛道。

  8月数据显示,具身智能的消费投资热正在迅速转变为投资VRAR以及AI相关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的新风潮。例如,AI互动玩具、AR眼镜、XR沉浸式互动以及围绕相关技术的综合智能终端等厂商获投数量激增。

  另一方面,本地生活、电商零售等赛道受市场关注持续徘徊在低位。同时,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暂告一段落,户外运动、旅游类企业获投情况从每月稳定数起跌至如今的冰点。

image

  具体而言,在以AR、AI为主导的科技娱乐消费领域,8月总计有10家企业获投。其中,AI玩具领域Haivivi、人工生产力均已推出自己的初代产品,且均为面向儿童消费市场的陪伴型AI玩具产品。AR消费硬件是本月的热门赛道,雷鸟创新、致敬未知、觉远创智、蒙通智能、莫界科技均为该领域获投厂商。不论核心卖点、技术侧重点如何,上述厂商均已推出自己的智能眼镜产品,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

  8月餐饮零售持续融资热度持续增长,但机构的侧重方向却从传统餐饮门店彻底转变为健康食品、高附加值加工等领域。例如,致力于生物技术与健康产品研发的康维健生物获得了来自贵州茅台、普华资本等机构的投资;已投产部分实验产线的昌进生物则凭借其微生物蛋白技术获得了山东土地乡村振兴基金等机构的投资;聚焦保健功能性食品的吾友能量则获得了水木梧桐创投等机构投资。

  酒水饮料赛道融资热度也有所回升,但投资机构的关注重点也有所转变,从线下连锁品牌彻底转向饮料零售等领域。同时,8月过半获投饮品企业均与健康标签相关,ELECTRO X主营运动健康饮品、元气绽放打出健康好喝饮料标签、好吉色则聚焦药食同源健康饮品。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领域机器人投资热度尚未真正褪去。在物流仓储方向,智能仓储机器人、AGV机器人研发商杭叉智能获巨星科技、水木春锦资本等多方联合投资。此外,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魔仓机器人、乐橘科技均获投。

image

  融资轮次上,8月消费领域也一改长期聚集于早期融资的情况,B轮、股权投资、战略投资占比显著上升。尤其是股权投资方向,披露的融资项目数量达到15起,首次超越A轮,且获投项目多为餐饮零售、潮玩IP和健康消费领域。B轮获投项目也再创新高,项目获投金额大多在数千万元至上亿元,AR、机器人、数字营销等技术企业获投较多。

image

  获投项目地区分布显示,广东及江浙沪仍然是创业投资热土。上海8月获投项目较多,获投领域主要分布在餐饮零售、酒水饮料、IP潮玩方向;广东省内获投项目多分布于深圳市,智能眼镜、AI玩具、供应链等领域凭借地区配套供应链获投较多。

  值得关注的重要项目

  8月共发生5起亿元级融资,覆盖消费电子、IP版权、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获投企业包括AI玩具制造商“Haivivi跃然创新”、医学营养食品研发生产商“玛士撒拉”、大健康饮品品牌“好吉色”、卡牌文创品牌“闪魂ShiningSoul”、提供无人车常态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

  在8月的融资活动中,由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成员朱磊和夏添共同创立的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成功获得近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成为该月融资金额最高的项目。

image

  1、AI玩具企业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融资

  Haivivi跃然创新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一家基于智能技术的儿童益智玩具品牌。2024年6月,跃然创新将大模型引入玩具领域,推出AI玩具BubblePal。

  8月25日,跃然创新宣布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华山资本、愉悦资本,招银国际、Brizan Ventures等共同参投。据悉,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系列新品的研发、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市场渠道拓展。

image

  2、熊喵智厨获锅圈食品数千万战略投资

  熊喵智厨成立于2019年,一家智能炒菜机器人研发商,聚焦中餐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智能炒菜机器人系统+云端运营平台是为机器人以及品牌餐饮对门店的智能管控打造的智慧餐饮平台。

  8月12日,熊喵智厨宣布完成锅圈食品数千万元战略投资。此次合作将深化熊喵智厨在“智能硬件+数字菜谱+供应链协同”领域的生态闭环,进一步推动餐饮及家庭厨房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image

  3、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获淡马锡投资估值百亿

  TOP TOY于2020年12月成立,是名创优品集团旗下潮玩品牌。

  8月21日,名创优品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财务报告,宣布旗下潮玩品牌TOPTOY获来自全球投资机构淡马锡领投的最新融资,投后估值达到约100亿港元。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推动TOP TOY在潮玩领域的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8月30日,TOPTOY日本首店于东京池袋Sunshine City正式开业,首日销售额即突破1100万日元(约合53万元人民币)。

image

  4、好吉色获数亿元战略投资

  好吉色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药食同源快消化赛道的健康饮品企业。

  8月25日,好吉色食品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来自步步高系等两家资本的战略投资,投资总额达数亿元。据悉,此次投资旨在进一步推动好吉色在健康饮品市场的研发与销售能力,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image

  5、顺丰一年力投3轮,白犀牛获B+轮融资

  白犀牛成立于2019年,由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成员朱磊和夏添共同创立,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全栈式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并提供无人车常态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公司。目前,白犀牛已与永辉、天虹、达达等大型商超及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成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日常化的商超、生鲜无人配送。

  8月21日,白犀牛宣布完成B+轮融资,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继续跟进,以骏资本、三六零基金、华泰紫金等作为新股东加入。至此,白犀牛的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亿元。据悉,本轮资金将重点投向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研发、AI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商业场景的拓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融资是顺丰继2024年8月首次注资后,一年内第三次投资。

image

  消费港股IPO步入常态化,A股仍在等待复苏

  8月港股IPO步伐放缓,仅有4家消费类企业更新了上市动态。具体来看,3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另有1家企业正式招股即将敲钟上市。

  相较港股,8月消费类企业在A股市场的IPO活动依然处于沉寂状态,当月未有任何消费类企业正式递表。

  尽管2025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IPO环境有所缓和,但政策暖风目前似乎更多地吹向了“硬科技”、高端制造以及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企业。从8月过会的企业类型来看,也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半导体测试设备等领域。消费板块尚未迎来明显的复苏迹象,市场仍在期待更多清晰的政策信号和更具示范性的案例出现。

image

  8月31日,山东青岛的老牌乳企“宜品营养”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按婴幼儿奶粉零售额计算,该公司以17.6%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

  然而,在其市场地位背后,却反映出明显的增长乏力。2022年至2024年,宜品营养的营业收入虽从14.02亿元逐步增长至17.62亿元,但增速已然放缓;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盈利表现,同期净利润从2.27亿元下滑至1.72亿元。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0.36%,仅为8.06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42.57%,跌至0.57亿元。

  对此,宜品营养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业务及行业面临较大风险,包括面临来自更广泛乳制品市场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方羊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定细分市场的竞争;生产运营中断可能会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清关、进口手续或国际物流的中断或延迟,都可能对生产和成本架构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闪回科技”也于8月14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由清科资本担任独家保荐人,这已是该公司继2024年2月和9月之后的第三次递表。

  闪回科技是一家从事提供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的中国公司,专注于二手手机。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以及2025上半年,闪回科技实现收入分别约为7.5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12.97亿元、8.09亿元。然而,同期亏损也分别为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6644.3万元、2463.3万元。

  闪回科技将亏损主要归因于,授予此次发行投资者的优先权产生的赎回义务变动导致赎回负债的账面值变动。同时,闪回科技也直言,产生亏损此现象在未来可能将持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