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农新瑜
他,才华横溢,在篆刻、书法、摄影、诗词、地图研究方面均独树一帜;他,个性鲜明,其一生经历丰富,曲折跌宕堪称传奇。
如今,这位艺术家永远停下了他手中的刻刀、毛笔和相机,停下了他终生热爱的艺术创作,溘然离去。
9月13日,湖北知名艺术家鲁家雄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汉蔡甸玉笋山殡仪馆举行,湖北文艺界人士及亲友百余人前往,送别这位成就卓然的多栖艺术家。
此前,鲁家雄先生于9月10日晚在武汉家中病逝,享年78岁。

鲁家雄,号鲁石、卤石、大江之子,1948年3月生于湖北潜江。他自幼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在书法、篆刻、摄影、诗词、楹联、音乐及地图编制等方面均兴趣浓厚,终生研习创作不辍,取得了不俗造诣和丰硕成果。60年多来,他创作的书法篆刻等作品已逾万件。

鲁家雄篆刻作品
鲁家雄精于金石篆刻,其篆刻师从西泠印社名家、中国当代篆刻泰斗级人物汪新士先生,为汪氏篆刻得意传人之一,其篆刻作品雍容典雅,工稳雄浑,既传承西泠印社一脉,又融合个人创新,别具一格,不断创造印坛新意。

鲁家雄篆刻作品《百寿图》
2021年,为献礼建党百年,鲁家雄曾历时一年完成大型篆刻作品《百寿图》,该作品以101方不同印章组成,每方篆刻的“寿”字阴阳结合,形态各异,展现了深厚的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鲁家雄书法作品
鲁家雄的书法作品以草篆行世,被誉为“中国草篆第一人”,书风疏狂奇崛,雄健沧桑,自成一格,在书法界影响深远。业内人士将鲁氏草篆称为“鲁篆”。2018年,其作品集《鲁篆集》出版,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刘富道为该书作序,认为其作品从书艺美感和文学底蕴看,皆具大家气象。

鲁家雄还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家、长江研究专家,2022年,他独立策划、创作和主编的《万里长江地图长卷》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该长卷总长22.8米,将水文地理绘成艺术长卷,开创了“地图美学”先河,在当年轰动一时。

“当年,他将自己绑在直升机的起落架上,手拿摄像机随机航拍,从长江源头一直拍到入海口,最终推出了这部宏幅巨制《万里长江地图长卷》,卷中把沿江著名景区用特写镜头标出,并配以他自篆印文、自刻的印章,堪称举世惊叹之作。”鲁家雄挚友、武汉轻工大学教授邹志生回忆。

鲁家雄(右)与友人探讨书艺
鲁家雄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诗词创作颇丰,风格豪迈。其创作的七言古风《长江酒歌》,把长江之水喻为美酒:“唐古拉山一酒泉,美酒沁出冰雪间。初为涓流清可鉴,继为洪涛直通天……”,想象奇崛,气势不凡,在湖北诗坛传唱一时。

鲁家雄自书其七言长诗《长江酒歌》
斯人已去,艺术风范长存。连日来,鲁家雄辞世的消息传出后,熟悉他的文艺界人士纷纷表示深切缅怀。
“家雄先生最为可贵的,是他植根大地的艺术赤诚。他毕生追求‘人民艺术家’的纯粹称号,以布衣之身践行‘以作品立世’的信仰,不媚于权贵,不惑于市场。”作家、学者朱湘山撰文称,斯人虽已逝,但其草篆间奔腾的生命力、刀笔下挺立的文化脊梁,必将如长江之水,继续激荡后来者的心灵。

鲁家雄晚年教学生学篆刻
书法家鲁家武撰挽联一副,以表缅怀:“萦迴楚水,难留汉上怪才,艺星陨落,风猷宛在;浩荡天风,痛悼大江之子,芸帙流芳,德范长存。”

鲁家雄(右一)与好友及学生在一起
鲁家雄晚年多病,但他仍十分乐观开朗,在不懈创作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后辈人才。“鲁老师是心怀大爱的长者,传授技艺倾尽全力,诲人不倦,他的艺术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鲁家雄弟子方龙表示。
【责任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