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一批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导致非理性竞争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经营主体,旨在通过公开曝光震慑导致非理性竞争的不法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案例一:河北省定州市市场监管局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健身器材的定州市鑫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当事人完全具备生产符合国标产品的生产能力,但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以低成本参与市场竞争,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体育器材,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定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河北省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予以从重处罚。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案例二: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将生产销售不合格嵌入式食具消毒柜的中山市广朋电器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当事人漠视产品质量问题,无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受到行政处罚后的短时间内再次以不合格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存在“屡禁不止、知而故犯”的主观恶意,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中山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予以从重处罚。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案例三:浙江省乐清市市场监管局将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的防爆接线盒的温州九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当事人以不合格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且在一年内因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存在“屡禁不止、主观恶意明显”的情形,乐清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浙江省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予以从重行政处罚。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案例四: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管局将生产经营不合规食品的重庆妙帅食品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当事人多次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以不合格食品参与市场竞争,且一年内因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万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重庆市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相关规定,对当事人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行为给予从重处罚。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案例五: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市场监管局将生产不合格面巾产品的保定金世昌威纺织品制造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当事人多次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以不合格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且一年内因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河北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相关规定,对当事人生产不合格毛巾产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从重处罚。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