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立短短一周年之际,上海创智学院在AI领域火爆出圈。
秉持着“做世界第一的工作、做改变世界的事情”的创智精神,近日在学院举行的首届创智未来大会上,涵盖认知智能、情境智能、具身智能等7项AI创新成果重磅亮相,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根据上海发布消息,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9月12日在上海创智学院调研时表示,希望上海创智学院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责任,从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抓好学院建设发展,加快培育一批“顶梁柱”科技人才,努力在关键技术突破、掌握战略主动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的风向标,保持战略敏捷,牢牢盯住和前瞻布局国际最前沿、产业最前沿,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积极探索颠覆性技术,支持开展非共识研究,敢于突破学科边界,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已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
上海创智学院成立于2024年9月,选址于上海徐汇西岸北杨人工智能小镇。作为教育部和上海市开展部市合作、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创新,上海创智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前沿为牵引”的培养理念,承担着培养人工智能领军人才的重大使命。
记者从该学院获悉,学院确立了“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可能到价值,从价值到普惠”的价值追求,探索出了一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锚定国家战略、快速响应前沿、高效产出价值为特点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新路。一年来,学院坚持破界式选才,学生已录取800余人(含2026级)。
“强资源基础”是学院的一大亮点。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上海市全方位资源保障下,学院建设了高标准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中台和工程中台,打造“基础资源一核心能力一应用落地”的开源开放智算生态。目前学院可提供充足算力,以及10PB级数据中台,高效支撑师生科研任务有效推进。
学院努力探索前沿研究和产业价值密切链接的模式,搭建一流产业阵地,助力顶尖人才培养,目前已签约50余家头部及独角兽企业,获得企业捐赠或资助累计已达5亿元。依托创智未来中心打造从培育到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与加速体系,已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吸引了各类资本近5亿元人民币的注入。
创新成果引爆AI圈
引领人工智能迈向“创新”新纪元的“能动”认知智能项目,全球首个规模化全流程机理可解释框架,ORoboSoul面向具身智能路线收敛平台,智能终端芯片标杆项目创智无穹-终端本征智能,全球首个创造力智能交互测评系统,全球首个可信智能体互联网……当上海创智学院的学生在首届创智未来大会抛出这些重磅成果时,AI领域感受到了一股来自未来的力量:这不是一场学生项目展示,而是一次对未来智能形态的庄严预告。
记者采访获悉,“能动”认知智能项目由上海创智学院刘鹏飞团队呈献,该项目旨在解决当前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局限性,致力于实现大模型从“思考”到“创新”的决定性跃迁,赋予AI“能动性”,使其能够自主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技术,从而攀登高价值智能的高峰。
刘鹏飞在会上推介时表示,项目首创了“认知能动数据加工工艺”。团队将数据处理比作行业龙头公司的芯片制造,通过数十步智能化数据挖掘工艺,将海量原始数据加工成“高品质数据燃料”。这种经过深度加工的认知能动数据,能够有效驱动和打造高认知、高能动的智能体,为构建国家新质生产力和智能经济提供核心引擎。
智能终端芯片标杆项目由创智学院与无问芯穹的产研联合团队联合发布,旨在解决智能终端中“能耗、内存、智能”不可能三角的终端本征难题,基于“创智无穹、创无穹智”核心,实现数字智能和生命智能的自由交互。
全球首个规模化全流程机理可解释框架由上海创智学院邱锡鹏推出。“该项目通过提出可解释、可干预、可扩展的框架,直击大模型的‘黑盒’难题,并结合多模态情境智能应用,既为AI科学发展提供新路径,也为安全落地与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邱锡鹏在会上说。
邱锡鹏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创智学院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宽松的科研环境,积极鼓励师生创业,产学研融合得非常紧密。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加入感兴趣的课题组,课题组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才,集中攻关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所以技术往往能迭代得更快。传统高校的课题组在人才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往往受限,相应的成果往往难以和工业界成果抗衡。但在上海创智学院,我们可以做出远超工业界的成果。比如说我们在7月发布的MOSS-TTSD,下载量远超工业界的其他同类模型,我们最近又发布了MOSS-Voice++,它的性能也比工业界更好,我们打算在月底进行开源。”
全球首个创造力智能交互测评系统则由上海创智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发布。该系统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牵头,跨学科团队联合攻关,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球首个可信智能体互联网项目由上海创智学院联合上海数据集团、浦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推进,旨在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智能体互联网——BetaWeb。
据介绍,本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可信”这一核心概念:一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的可追溯、可验证,保障协作过程的公开与公正;另一方面,建立了跨机构、跨领域的开放协作生态,突破单一企业封闭体系的限制,真正释放智能体互联网的规模效应。这不仅是对人工智能协作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未来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一次前瞻性布局。
创智AI基础设施开源周启动
9月15日至19日,创智AI基础设施开源周启动。其间,上海创智学院集结31所顶尖高校博士生及产业攻坚者,以“建中研、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算力建设一线,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实战型AI基础设施人才。
开源周期间,学院将发布五大核心项目,涵盖下一代训练框架、推理引擎、通信库与智能运维系统。“我们的最终目标始终明确:让大模型跑在中国芯,让AGI基石全球共享。实践由不可能到可能,可能到价值,价值到普惠的使命!”上海创智学院相关人士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