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付万军9月15日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行业多出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监管总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共同举办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组织各级派出机构、相关行业协会、各类型各层级金融机构具体实施。
付万军表示,这是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来,第三次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金融行业开展集中教育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付万军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强化民生服务,在优化金融供给上持续用力。在加强制度供给方面,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相继修订出台公司治理、监管评级、消费者保护各类制度30余项,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我们将认真听取广大金融消费者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监管规则,为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筑牢制度保障。”付万军表示。
在丰富产品供给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落实好金融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试点等工作;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融入居民生活场景,为消费者开发更多“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
在完善服务供给方面,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金融机构强化技术赋能、数智引领,着力改善老年人、残障人士、新市民等客户群体的服务体验。近年来,各地、各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涌现出一批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鲜活案例,为金融行业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提供更多借鉴经验。
在强化宣传教育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在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上持续用力。“金融教育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础工作,对于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付万军表示,近年来,金融部门以联合宣教机制为抓手,在全国范围上下联动,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等接地气、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同时,聚焦“3·15”“5·15”等重要时点,广泛开展集中宣教活动,涌现出很多题材新颖、形式多样的案例佳作。
“当前,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从初步分析结果看,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稳中有升。”付万军表示,下一阶段,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金融宣教再往前端走一些、离消费者更近一些,逐步构建起消费场景全覆盖、传播渠道全覆盖、受众群体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