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傲男
9月15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公众号消息,为落实《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要求,推动月饼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回归传统文化本源,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专题研究做好遏制“天价”月饼工作。
今年以来,四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作用,加强对生产、销售企业的政策宣贯,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并对各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2025年遏制“天价”月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下一步,四部门将指导各地有关部门强化监测分析,加强市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大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风清气正的节日风尚。
记者了解到,近日,潍坊、柳州等多地的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关于规范中秋节月饼市场价格和过度包装的提醒告诫函,提醒厂商在生产、销售月饼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及第1号、2号修改单的要求,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不得与其他产品混装,不得使用贵重金属和红木材料包装,包装空隙率和包装成本要符合标准要求,鼓励使用绿色环保、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装。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张九魁此前表示,行业和企业要自觉抵制“天价”月饼,引导健康、理性消费的新观念。企业应贯彻绿色低碳理念,自觉抵制过度包装,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从市场层面来看,‘天价’月饼已基本失去生存空间。”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核心诉求已发生变化,如今更加注重性价比与质价比的统一。
在政策与行业的共同引导下,月饼市场正呈现积极变化。《证券日报》记者近日实地探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礼盒已占据卖场核心位置,以往月饼礼盒内混搭茶叶、红酒等高价商品的现象已基本消失。月饼生产企业在包装上做“减法”,多数礼盒采用单层包装,少量礼盒为两层,环保包装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也成为趋势。
在政策规范、行业自律与消费观念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月饼市场有望逐步告别奢华包装与高价炒作。朱丹蓬表示,对月饼行业的层层监管,有利于推动节日食品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促进产业链全面重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