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量子传感器问世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量子传感器,能够在超过大气压3万倍的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并实现对材料应力和磁性的高灵敏测量。这是首个在如此高压环境中成功运行的量子传感器,为探索物质在极端状态下的量子效应开辟了新途径。
此次团队利用中子辐射束从氮化硼薄片中击出硼原子,在晶格中留下空位。这些空位可以立刻捕获电子。由于量子级相互作用,电子的自旋能量会根据磁性、应力、温度以及附近材料的其他特性而改变。通过追踪每个电子的自旋,他们能在量子层面深入洞察被研究的材料。
此前,团队曾经基于钻石缺陷开发出量子传感器。但因为钻石是三维结构,很难让传感器紧贴待研究的材料。相比之下,氮化硼薄片的厚度可以小于100纳米,大约是一根头发丝宽度的千分之一。这种传感器本质上是嵌在二维材料里的,传感器与被测材料之间的距离不到1纳米,极大提升了信号分辨率。
在装置设计上,钻石依然不可或缺。团队制作了“钻石砧”。它由两块平坦的钻石表面组成,每块宽约400微米,大致相当于4颗尘埃颗粒的宽度。这两个表面在高压腔中挤压在一起,高压腔能产生超过3万倍大气压的极端环境。
测试结果显示,这种新型传感器能够探测到二维磁体磁场的微小变化,证明其在高压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和高灵敏度。
此外,新型传感器还为超导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已知,超导体通常需要极端低温和高压才能维持。近年来关于室温超导的报道争议不断,团队认为,借助这一传感器,可以在高压条件下收集更为准确的量子探测数据,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