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天洋新材(603330)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哲龙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同时,董事冯延昭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但仍保留了人力资源及行政负责人职位。
同一日,公司董事会提名茹正伟和毛曲波为新的董事候选人。这两位候选人均来自天洋新材的新实控方——百佳年代。这家光伏胶膜企业正式进入新时代。
创始人正式离场,新实控人入主
据相关公告披露,作为天洋新材的创始人,李哲龙不仅辞去了董事长职务,还一并辞去了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等所有职务,彻底告别其一手创办的这家企业。
据了解,李哲龙于1993年在上海嘉定南翔以小作坊起步,历经32年的发展,推动天洋新材不断发展壮大,并在2017年带领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如今,随着李哲龙的离开,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正式画上了句号。
不过,李哲龙的离场并非毫无征兆。
今年4月,天洋新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哲龙及其一致行动人与百瑞兴阳、伟创佳则(二者为一致行动人)签订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转让方将分两次协议转让,向受让方共计转让所持天洋新材9237.0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1.35%。此外,李哲龙放弃其剩余8568.6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9.80%)对应的表决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天洋新材的实际控制人易主为茹伯兴、茹正伟父子。而茹氏父子二人正是光伏胶膜行业第三龙头——百佳年代的实际控制人。
其中,作为新任董事候选人之一的茹正伟,是现任百佳年代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常州市新材料产业商会会长等职务。另一位董事候选人毛曲波,则担任百兴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和百佳年代董事。
随着茹正伟和毛曲波进入天洋新材董事会,此举标志着百佳年代完成了对天洋新材实际控制的第一步。
行业第八,今年产能将达11亿平方米
公开资料显示,天洋新材成立于2002年,是热熔粘接材料及其应用制品的专业供应商,于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天洋新材主营业务涵盖光伏材料、家装新型消费建材、电子胶黏剂材料及热熔环保粘接材料等四大领域。
在光伏材料领域,该公司深耕这一细分市场十余年,目前已形成涵盖EVA胶膜、白膜、POE膜及EPE膜等核心品类的产品矩阵。
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天洋新材光伏胶膜出货量达1.148亿平方米,位列行业第八。同期,百佳年代以6亿平方米出货量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斯威克(6.55亿平方米)及行业龙头福斯特(28.10亿平方米)。
在产能方面,预计到2025年底,天洋新材的胶膜产能将达到11亿平方米。其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昆山、南通、海安、山东烟台等地。
连亏三年,2025H1净利润暴跌139.15%
近几年来,天洋新材的经营业绩承压。在2022-2024年,该公司连亏三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5659万元、9421万元和2.13亿元;三年合计亏损3.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降至4.68亿元,同比下降28.88%;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056.26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39.15%。
此外,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降至-0.69%。
从风险层面来看,天洋新材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一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内卷问题突出。虽然该公司2024年光伏业务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1.79%,但由于行业持续低价竞争,导致光伏胶膜业务“量增价减”,亏损进一步加剧。
二是应收账款占比较高。根据其近三期半年报,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值分别为54.83%、71.73%、76.37%,应收账款占比明显增大。
三是流动资金压力剧增。根据其近三期半年报,流动比率分别为2.04、1.53、1.32,短期偿债能力趋弱。
随着整合完成后,天洋新材在光伏胶膜市场的份额有望提升,或将与百佳年代形成协同效应, 合力向行业领军地位发起有力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