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月16日),劲方医药-B(02595.HK)香港招股将正式收官。截至周一,正处于招股阶段的劲方医药-B已获得超1389倍孖展超购,冻结资金规模超2000亿港元。劲方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及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叠加1亿美元基石投资加持,正成为近期港股市场最受关注的新股之一。
本周五,劲方医药-B即将于港交所上市交易,届时是否还值得投资者继续参与?
招股情况:9名基石投资者认购近50%
劲方医药- B于9月11日~9月16日启动招股,目前逐渐进入收官阶段,预计9月19日(周五)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据招股书披露,此次公司计划发行7760万股H股,发行结构采用 “10%中国香港发售+90%国际发售”的模式,发售价最终定为每股20.39港元,以每手200股计算,投资者入场费为4119.13港元。此次招股预计募集资金15.82亿港元。
从募资用途来看,募集资金净额的71%用于核心产品GFH925及GFH375的开发,19%用于其他候选产品,10%用于营运资金。
从招股阶段市场反馈来看,劲方医药表现出极强的吸引力。截至招股截止日,公司获得超过1389倍孖展超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热度远超市场预期,冻结资金规模显著,成为近期港股市场中最受投资者追捧的新股之一。
同时,公司引入的基石投资阵容堪称豪华,RTW 基金、TruMed、OrbiMed、UBS Asset Management、Vivo 基金等国际知名机构,以及汇添富基金实体、富国实体、中信证券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国内头部机构均参与其中,基石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1亿美元,占此次全球发售募资总额的比例近50%,充分体现了专业投资机构对劲方医药投资价值的认可。
基本面解析:核心产品已获商业化批准
劲方医药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全球创新药物开发企业。截至2025年8月18日,集团已建立起一条产品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包括两款核心产品:GFH925和GFH375。集团的收入来自与信达生物就核心产品GFH925的合作、与Verastem就核心产品GFH375的合作及与SELLAS就GFH009的合作。
其核心产品GFH925是一款集团自主发现的新药,已在中国获商业化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中国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irsten大鼠肉瘤G12C抑制剂。GFH375是一款KRAS G12D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剂。集团已在中国启动针对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另一款核心产品GFH375同样潜力十足。作为KRAS G12D突变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GFH375 目前已在国内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由于 KRAS G12D 突变在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中发生率较高,GFH375的研发进展备受行业关注,被视为劲方医药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潜力点。
券商研判:发行价估值合理
在券商定价层面,多家覆盖劲方医药的券商给出了积极评价。券商分析指出,结合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发管线进展及创新药行业估值水平,此次20.39港元的发行价处于合理估值区间,既为一级市场投资者预留了一定收益空间,也为上市后的股价稳定提供了支撑。部分券商进一步表示,考虑到公司在KRAS突变抑制剂领域的领先布局,给予其“优于大市”的初始评级,并认为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迎来显著行情,板块整体估值持续修复,资金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药捷安康纳入港股通标的之后,股价出现爆发式上涨,不仅反映出港股通机制对创新药标的流动性的提振作用,更凸显出当前市场对创新药赛道的乐观预期,为后续上市的创新药新股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此背景下,有券商认为,劲方医药-B上市初期或存在短期交易性机会。不过,投资者也需注意潜在风险。其一,创新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高,若研发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估值;其二,当前港股创新药板块部分标的涨幅较大,短期或存在获利回吐压力,若板块情绪出现波动,可能对劲方医药股价产生传导影响;其三,劲方医药目前尚未实现盈利,财务方面,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收入分别约为0.7亿元、1亿元和0.8亿元;净亏损分别约为5.1亿元、6.8亿元和0.7亿元。长期投资价值需依赖核心产品的商业化销售表现及研发管线的持续推进,投资者需理性评估公司长期成长逻辑,避免盲目追高。
国证国际证券表示,按照20.39港元发行价,经过测算,公司上市市值约70亿港元。考虑公司地位、基石阵容豪华、港股医药打新市场火热等因素,给予公司IPO专用评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