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6 22:01:20 股吧网页版
读懂IPO | 丹娜生物关联交易攀升仍难阻营收缩减 账面资金充裕下两次调减募资总额
来源:时代财经

  8月25日,提交注册四个月之久的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娜生物”)更新了招股书(注册稿)。该公司主营以侵袭性真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为主的体外诊断产品。

  最新招股书显示,丹娜生物预计2025年实现营收2.40亿元,较2024年营收仅增长37.68万元,接近持平。

  2022—2024年,丹娜生物的营收已从2.95亿元下降至约2.40亿元,降幅为18.80%。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38%至1.16亿元。

  与招股书列示的5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在4.02亿~45.35亿元对比,丹娜生物不仅业务收入增长相对疲弱,业务规模也整体偏小。

  北交所官网显示,丹娜生物于2023年12月申报IPO并获受理,经过两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后,于2024年12月27日通过上市委审议会议。2025年5月9日,该公司提交注册,截至目前尚未获批注册。

  第一、二轮审核问询函显示,北交所关注到过去三年丹娜生物不管是账面现金还是现有产能,均存在一定程度闲置,且核心产品平均售价在下滑,要求该公司说明其募资建设总部大楼并扩产、募资补流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招股书(上会稿)、招股书(注册稿)分别显示,丹娜生物取消了原募资补流项目并两次下调了募资总额,将招股书(申报稿)披露原计划募资额5亿元最终调整为1.37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总部基地建设项目,3680万元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

  即便如此,丹娜生物的募资合理性仍值得商榷。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达3.2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0亿元,现金类资产合计为4.3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76.39%,现金类资产占比远超5家同业可比公司。

  2月24日、9月16日,就核心产品价格下滑、产能存在闲置、募资合理性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发邮件并尝试致电丹娜生物。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营收三年下滑18.80%,核心产品约40%产能闲置

  招股书显示,丹娜生物创立于2014年,实控人为现年73岁的美籍华人ZHOU ZEQI(周泽奇)。

  凭借在分子诊断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履历和经验积累,周泽奇带领丹娜生物先后拓展了酶联免疫法系列、酶动力学系列、免疫层析法系列、化学发光法等其他系列体外诊断试剂和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等主营产品。

  其中,酶联免疫法系列试剂和酶动力学系列试剂是丹娜生物的核心业务,2022—2024年,该两类产品销售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从45.09%提升至76.54%。

  过去三年,丹娜生物扩大了上述两类核心产品的产能规模,但对应的产能利用率却在走低。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丹娜生物酶联免疫法系列试剂的产能分别为333.33万人份、492万人份、492万人份,对应利用率分别为77.89%、73.42%、62.82%;酶动力学系列试剂的产能分别为360万人份、515万人份、660万人份,对应利用率分别为71.16%、80.81%、60.78%。

  不难发现,过去三年,丹娜生物上述两类核心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最高仅为80.81%,且截至2024年末的产能利用率均在60%附近,存在近40%的产能闲置。

  这意味着,终端市场短期内或无法消化上述新增产能。招股书显示,2024年,该公司酶联免疫法系列试剂、酶动力学系列试剂平均单价分别为31.94元/人份、25.57元/人份,相较于2021年平均单价34元/人份、26.75元/人份分别下降了6.06%、4.41%。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丹娜生物的营收分别为2.95亿元、2.37亿元、约2.40亿元,业务规模在过去三年减少了18.80%。

  同期,该公司向关联方杭州怡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正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合计分别为4326.63万元、5149.28万元、4939.75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4.66%、21.75%、20.62%。

  这意味着,过去三年,即便关联销售占比提升至20%以上,丹娜生物营收仍呈总体下滑趋势。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丹娜生物营收同比下滑1.38%至1.16亿元。在最新招股书(注册稿)中,该公司预计其2025年营收为2.40亿元,较2024年营收仅增长37.68万元。

  Wind显示,2024年,丹娜生物的5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营收在4.02亿~45.35亿元不等。

  不难发现,与同行的业务规模对比,丹娜生物的业务体量偏小,且面临增长放缓、现有产能待消化的现况。

  账面超4亿元现金类资产,募资合理性备受关注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本次IPO,丹娜生物原计划募资5亿元,其中3亿元拟用于总部基地建设、1.5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3.02亿元,该项目拟建设天津总部基地用于替代现有租赁场地,还拟扩大丹娜生物病原微生物诊断产品的产能。

  投资概算显示,除了基本预备费、铺底流动资金,该项目需支出2.32亿元建筑工程费、4030.74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和1194.42万元建筑工程其他费用。

  需注意的是,丹娜生物自身现金流充裕且可满足上述项目支出。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3.89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3.26亿元,另有1.1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理财产品)。

  Wind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丹娜生物含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类资产为4.36亿元,在资产总额中占比高达76.39%,现金类资产占比在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明显偏高。

  对此,北交所在第一、二轮审核问询函中要求丹娜生物说明其现有产能、现金均有闲置情形下,仍募资扩产、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2024年12月20日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丹娜生物取消了原募资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并将计划募资额从5亿元下调为3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总部基地建设、1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

  2025年5月9日披露的招股书(注册稿)显示,丹娜生物再次将计划募资额从3亿元下调为1.37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总部基地建设、3680万元用于新产品研发,并在招股书中补充披露了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产能为6506万人份。

  截至2024年末,丹娜生物所有产品的总产能为1354.4万人份,上述环评批复产能是该公司现有产能的4.80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