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国银联及Visa共同见证《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发布。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的演进阶段,全球支付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支付体系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趋势,实时支付系统与区域性互联互通加速推进。
报告提出,在监管层面,全球聚焦“监管一致性”与“穿透式监管”,致力于在公平竞争、风险防控与创新激励间寻求动态平衡。与此同时,账户对账户(A2A)支付、先买后付(BNPL)和加密货币钱包支付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折射出市场对高效、多元支付工具的不断追求。
报告认为,中国支付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全球领先、技术深度渗透、结构多元共生”的生态体系,并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实体卡与数字卡发行并行的模式成为主流,数字钱包凭借其便捷性成为绑卡的核心支付工具。二是刷卡、二维码、非接(NFC、HCE)、刷掌或刷脸等多元支付方式实现多场景覆盖,在商超、交通等高频小额交易场景中备受欢迎。报告提及中国银联“锦绣行动”在改善涉外支付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中国银联与Visa等境外卡组织共同支持北京等城市地铁开通外卡拍卡过闸服务的实践。
三是商业银行、卡组织、非银行支付机构与服务商等多元市场主体协同发展。其中,卡组织通过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支持互联互通、优化清算流程、降低清算成本等措施,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四是支付清算市场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卡组织不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围绕产品创新、场景共建、风险联防联控等领域强化合作。2025年,中国银联与Visa联合商业银行推动双标银行卡从磁条卡向芯片卡的升级合作,提升卡片交易体验。双方共建“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服务旅游示范区”,共同助力入境支付便利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报告总结了卡组织在中国市场的特色化发展实践经验,中国银联着眼于全球支付产业变革创新趋势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新发展形势,持续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推动整合产业多方资源,为支付产业全链条创新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