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名为“燃油宝”的汽车燃油添加剂在加油站及部分汽车维修中心广为流行,宣传中声称其能让“一箱油=一箱半油”,这一说法引发了众多车主的关注。燃油宝是否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证券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据悉,燃油宝是一种专门用于清除和预防发动机部分区域沉积物的产品,由清净剂、携带剂、分散剂和其他功能性添加剂按特定比例调制而成,也被称为汽油清净剂。天津大学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吴思远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一些国家会将汽油清净剂直接添加在商品油中售卖,但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强制要求商品汽油中必须添加清净剂,改为由消费者自主选购。
关于燃油宝降低油耗的效果,吴思远认为,这与车辆的行驶工况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车辆低速行驶时,燃油宝的节油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高速行驶及频繁加减速的情况下,添加燃油宝会有一定的节油效果。部分正规燃油宝产品在说明书中已明确指出其综合节油效果可达1%至2%,实验室测试结果也显示其降低油耗的效果通常小于5%。由此可见,单靠燃油宝实现“一箱油=一箱半油”的省油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进一步验证,记者在某汽车维修中心购买了一瓶售价120元的燃油宝。维修中心负责人表示,燃油宝主要用于清除积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汽车油耗,但并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神奇。
记者使用后也未发现油耗明显降低的情况。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所谓“一箱油=一箱半油”其实是偷换概念,只有在汽车发动机因严重积碳导致油耗异常升高时,经过强力清洁后,或许会短暂恢复30%至50%的油耗表现,但在日常用车场景中,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一效果。毕竟,燃油宝只是汽车的“保健补品”,不能替代正规保养,严重积碳仍需到4S店或正规汽修中心进行物理清洗。
目前,燃油宝市场品牌繁多,价格区间跨度大,质量参差不齐。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表示,不同品牌的配方差异显著,大企业的配方往往经过多次实验研制,原料采购渠道正规,质量较有保障,而一些小企业则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不仅如此,燃油宝的产品标准执行也存在问题。吴思远介绍,我国现行的汽油清净剂国家标准是GB 19592-2019,但部分产品未标注执行标准,还有些产品执行的竟是已废止的GB 19592-2004。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公布的车用汽油清洁剂,即“燃油宝”的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来看,在12个省份抽查的105批次产品中,有4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40%,合格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评估燃油宝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是《车用汽油清净剂》(GB 19592-2019),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车用汽油和乙醇汽油中的清净剂产品,旨在降低发动机沉积物生成,助力节能减排。标准详细规定了车用汽油清净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对燃油宝理化性质、防锈性能、除碳效率等进行严格检测,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柏文喜表示,该标准显著提高了燃油宝的技术门槛,要求更高的清净性能和环保指标,有助于推动燃油宝行业的规范化,淘汰劣质产品,提升整体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
吴思远提醒广大车主,在添加燃油宝时,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产品与车辆发动机类型及加注的汽油类型相适配,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标注的比例进行加注,切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