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刊发文章指出,要着力整治企业无序竞争乱象、整治政府采购招标乱象、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以及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补齐法规制度短板、纠治政绩观偏差六大重点难点,坚定落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部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循环中还有不少堵点断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禁而不绝,必须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构建促进创新、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经济循环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要从问题导向出发,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现阶段最急迫的是聚焦重点难点,围绕“六个着力”集中攻关,清除顽瘴痼疾,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激发市场潜力。
其中,着力整治企业无序竞争乱象,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产能治理,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的无序竞争,推动行业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加快推进修订价格法,依法依规查处价格垄断、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行为。
着力整治政府采购招标乱象,要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管理。大力推广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远程异地评标和“双盲”评审,建立全国评标专家“一张网”,打破评标专家“小圈子”。有序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场景,压缩人为干预空间。
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政策指导,引导地方探索高质量招商引资新模式。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清单,明确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加大违规招商引资行为查处和通报力度。
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建设拓内销服务体系,建设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消除内外贸壁垒。鼓励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快培育内外贸畅通、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企业。
着力补齐法规制度短板,要加快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条例,进一步明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框架,为规制地方政府行为、明确行政行为边界提供法规制度依据。加快制修订社会信用建设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制度标准的刚性约束。
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要引导各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把地方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