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闭幕的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以下简称“外滩大会”),集中展示了科技金融与医疗健康领域深度融合催生的众多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涵盖生物医药研发、医疗支付创新以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不仅展现了技术与产业协同的巨大潜力,也清晰勾勒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普惠化、精准化的路径。
智能研发:加速医药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正在医药研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记者在外滩大会展区看到,傅利叶智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可模拟治疗师进行轻柔训练;达摩院“达医智影”通过一次CT影像结果可完成多病种筛查与管理;云上华佗超声辅助诊断系统能快速识别多部位细微病灶,提升诊疗水平……
与此同时,金融资本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耦合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进入爆发期。今年上半年,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首只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通过整合“政府+AIC+CVC(企业风险投资)”资源,重点支持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和诊断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国务院国资委正推动中央企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布局,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生物制剂、基因编辑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在技术应用层面,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正在重塑生物医药研发范式。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通过整合苹果、华为、鱼跃等十大品牌的智能设备数据,构建了动态健康档案系统,其AI皮肤检测功能可识别超50种皮肤疾病,并能结合中医体质分析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
早在去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了消化疾病专科专病数据库及中医可信联合循证分析平台,实现了23家医院临床数据的安全共享与联合分析,为中医药循证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加速产业升级,更通过金融工具加速成果转化,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支付创新:商保直付与智能理赔实现突破
医疗支付领域的创新正在打破传统模式的约束。镁信健康在外滩大会上展示的“一码直付”平台,试图通过提供医疗及购药双场景的商保直付服务,解决患者“垫资压力大、保险理赔难”的痛点。其自主研发的AI智能体ClaimMaster通过多模态解析、动态病程建模等核心技术,将理赔审核时间压缩至数秒内,服务覆盖超2万家医疗机构、3300家特药药房。同时,“一码直付”平台还整合了商保、惠民保、慈善赠药等药品多元支付方案,通过AI为患者生成最优费用分摊组合。例如,针对某抗癌药,系统可自动匹配惠民保、患者关爱福利项目等方式,使患者自付金额大幅降低。
专家表示,这种“支付即服务”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创新药可及性,更通过智能风控系统识别超适应症用药等风险,为保险公司节省了部分不合理赔付。
镁信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希望通过整合技术与服务,解决患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帮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简化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也为保险机构提供更高效的理赔方案,让医疗支付服务更贴近患者需求。
众安保险则展示了其在“AI+保险”和“NFC(近场通信)+保险”的创新应用成果。截至2025年上半年,众安自主研发的AI中台“众有灵犀”成为公司业务变革的核心引擎,其知识工程、语音服务、AI Gateway等多模块协同作用,已覆盖保险业务全流程需求。据悉,“众有灵犀”中台生产环境机器人上半年累计调用量达4.5亿次。
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敏表示,AI正在驱动一场深远的行业结构性变革,商业价值的核心不再局限于软件工具本身,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通过AI直接交付业务成果。
技术普惠:AI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AI技术正在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力量。
通过5G、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名中医的诊疗服务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延伸到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远程中医诊疗平台,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借助高清视频设备、智能诊断工具等,与城市里的名中医进行实时视频问诊。名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借助AI辅助诊断系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
蚂蚁AQ的最新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测试版上线以来,AQ已累计服务用户超1.4亿,其中近六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及乡镇。
《2024年全国医疗服务能力调查报告》显示,东部省份三甲医院数量占全国50%,西部省份占比则不足5%;农村地区执业医师占比不到全国20%,城市人均医疗资源是农村的2.5倍以上。
为破解这一痛点,蚂蚁AQ在外滩大会上发布了智能体开放平台,助力医生和医疗机构开发专业化、个性化、自动化的医疗智能体,推动AI医疗服务向基层渗透。
目前,蚂蚁AQ已联动全国近百万真实医生,打通了好大夫平台超20万医生的线上问诊通道,为超300位名医打造了AI分身,实现24小时“不打烊”医疗服务,让偏远农村用户也能便捷接触到优质医疗资源。
业内专家认为,医疗科技创新正从根本上改变健康服务的提供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AI技术只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者,真正的诊疗还需要依靠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也强调说,“AI无法替代医生,更应该是医生的助手。”他透露,蚂蚁集团近期已成立医疗健康实验室,重点投入AI赋能MDT多学科会诊等前沿探索;未来还将聚焦高质量数据积累、模型幻觉抑制、科技伦理建设等核心问题,持续完善AI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