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美国与委内瑞拉之间剑拔弩张。
美军持续增加在加勒比海域的军事部署,接连两次袭击其认定的委内瑞拉“运毒船”。委内瑞拉则加强战备,为地面战作好准备。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15日表示,两国不仅关系紧张,美国更是单方面对委发动了“全面侵略”,并指出两国政府间的沟通基本中断。
分析认为,美国打着“缉毒”的幌子对委内瑞拉“大兵压境”,意在推翻马杜罗政权,局势短期内难以缓和。对美国“后院”,特朗普的“炮舰政策”势头正变得愈发明显,可能会在地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要“一箭三雕”?
据央视新闻等报道,马杜罗15日表示,委内瑞拉正遭到导弹、舰艇和潜艇的威胁,面临被轰炸、入侵和占领的危机。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对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全面侵略”,而非单纯的局势紧张。
8月以来,美国对委内瑞拉持续施压,包括悬赏5000万美元缉拿马杜罗,在委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核潜艇和多艘军舰等。据悉,舰上载有约4500名美军,其中包括2200名海军陆战队员。
9月,美国动作继续升级。9月2日,美军首次在南加勒比海袭击一艘“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打死船上11人。9月15日,美军故技重施,攻击一艘“运毒船”并打死3人。
对此,多方指出美方不仅未能提供证据,且袭击本身也有违国际法。
此外,美国还下令在海外属地波多黎各增派10架F-35战机,以打击拉美地区贩毒集团。美国12日还在委专属经济区内扣留一艘渔船长达8个小时。
美国以“缉毒”为名对委施压,目的何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认为,美国“大兵压境”表明其“炮舰政策”的势头正变得愈发明显。美国此举意图“一箭三雕”。
一来,以打击贩毒为名,行使其在拉美地区的政策。
二来,意在推翻马杜罗政权。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试图引发委“政权更迭”但未能得手,如今在国务卿鲁比奥等人的鼓动下,仍想完成这一既定目标。委内瑞拉与古巴、玻利维亚等国构建的玻利瓦尔联盟素有“反美联盟” 之称,早已成了特朗普及其幕僚的“眼中钉、肉中刺”。
三来,觊觎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委内瑞拉是目前世界上探明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这让特朗普“念念不忘”。除了石油,委内瑞拉还有着丰富的天然气、黄金和钶钽铁矿等战略资源。
对于美方打着“缉毒”旗号,王友明认为,美国出动核潜艇、军舰和2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这样的架势与打击贩毒组织根本不相称,如同“高射炮打蚊子”。
委内瑞拉也并非毒品流向美国的主要通道,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才是。此外,被美方列为打击目标的黑帮团伙“阿拉瓜火车”早已是马杜罗政权的打击对象,并且打击效果显著。
“因此,尽管美国打着‘缉毒’的幌子,但并不令人信服,国际社会上响应者寥寥无几。”王友明说。
局势会否升级?
面对美方“全面侵略”,马杜罗表示,委内瑞拉已作好准备。
委内瑞拉已于11日启动“独立200计划”,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250万名军人及民兵。委政府近期多次开展全国征兵。马杜罗5日说,如果美国进攻委内瑞拉,将面对一场“全民反侵略武装斗争”。
目前,马杜罗称委美两国政府间的沟通已从“受损”恶化至“基本中断”。不过两国仍保持基本联络渠道以协调被美遣返的委内瑞拉移民事宜。
面对美委紧张局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墨西哥、洪都拉斯等多国领导人以及古巴外交部纷纷对委内瑞拉表示支持,批评美国行为威胁地区和平、侵犯相关国家主权、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
若美方霸道行径升级,委内瑞拉是否会“硬碰硬”?局势将如何发展?
“局势会否升级,球在美国这一边。”王友明指出,由于美委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差距悬殊,马杜罗政权并不希望紧张局势升级。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未达成既定目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王友明认为,美国仍有所忌惮,预计不会贸然将紧张局势升级。
其一,美国的举动已招致拉美国家广泛反感和谴责,当前拉美国家多由左翼或中左翼执政,普遍支持马杜罗政权捍卫主权,反对美国的霸凌政策。
其二,特朗普仍在意诺贝尔和平奖,如果没有合适的借口就贸然升级成战争,无疑会“打自己的脸”。
其三,俄罗斯与委内瑞拉关系一直较为密切,美国仍在一定程度上忌惮俄在拉美的存在。
王友明预计,短期内美委紧张局势将不会缓和。接下来,美国可能仍将对委内瑞拉综合施策、多管齐下,试图“让委内瑞拉变天”。
除军事威慑外,预计还将安排军情人员培植委国内反对派势力,希望重演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瓜伊多事件”。同时,美方预计还将加强“舆论战”,指控马杜罗为“贩毒头子”等,对其进行持续性舆论抹黑。
“在此情况下,不排除会出现擦枪走火事件。”王友明表示,此前,委内瑞拉派两架战机在美国舰船上空飞行,就曾引起美方极大反弹。
用“大棒”取代“胡萝卜”?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对拉美国家频频挥舞大棒,“门罗主义”阴霾不散,一系列强硬举措引发拉美国家普遍不满。
今年以来,美国接连出手,从威胁接管巴拿马运河到把古巴领导人列入制裁名单,从限制移民新政到对墨西哥政府的一系列威胁,从对巴西施加50%的最高关税到对委内瑞拉“大军压境”……
王友明认为,特朗普2.0时期的“后院”政策已发生明显变化,并未重拾第一任期内针对拉美的“美洲增长倡议”,而是以交易主义为原则、关税施压为手段、全方位服务于“让美国再次伟大”。
总体而言,特朗普的“后院”新政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不再像拜登时期那样“身段柔软”,而是更多地展现出威逼姿态,使用“大棒”的频率和范围明显高于“胡萝卜”。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处置拉美非法移民和贩毒问题被视为其对外事务的当务之急。他认为,拜登时期的‘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计划不管用,认定只有‘重典’才有效。”王友明表示,不排除美国会在解决委内瑞拉问题后,也将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国家列为打击对象。
二是“拉右反左”的政策明显,意欲改写拉美政治版图。
王友明指出,美国接连出重手打压左翼国家,尤其是严惩地区左翼领头羊巴西,对其征收50%的高额关税,让本已蹒跚前行的巴西经济面临更大困扰。特朗普此举一是施压巴西政府、欲使其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网开一面,二是惩罚卢拉左翼政权联手金砖国家“去美元化”的言行。
“美方一系列举动意味着,此前被认为已经终结的‘门罗主义’,在特朗普时期又死灰复燃,甚至比以往更甚。”
美国的政策变化预计将在地区引发连锁反应。王友明表示,今明两年是拉美多国的大选年。今年智利和玻利维亚将举行大选,明年则是哥伦比亚和巴西。美国可能会利用这一契机向左翼政权施压,试图通过综合施策,扶植反对派当政。
此外,王友明指出,美拉关系的变化也将对中拉关系产生一定影响。美国正在推动拉美“去中国化”,认为中国因素嵌入其“后院”将危及美国西半球战略安全。可以预见,后续特朗普“后院”政策的战略重点将是加大关注和防范,阻遏地区国家“疏美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