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优讯股份即将港股IPO上会的消息在通信圈热议,一个是说优讯股份上市进程“迅如闪电”。一般来讲,港股上市需要经过递表(提交上市申请)、备案、聆讯、路演、招股、挂牌上市六个阶段,其中从递表到聆讯耗时最长,且有数据表明,能够在首次递表就通过聆讯的企业较少,大多要经过2-3次递表。据统计,2024年以来港股IPO耗时1年是标配,大多要经过1-2年甚至更多,而优讯股份从递表到上市仅仅用时3个月(6月26日披露招股说明书,将于9月19日上会)。
二是优讯股份本身定位为通信电芯片研发制造商,受到热议主因其“凤毛麟角”。我国光通信市场发展迅速,尤其在上游光模块等核心器件方面,中际旭创、新易盛之流已跃居世界之巅,不管是出货量还是技术都能够首屈一指,没有对手。但在光模块的核心零部件之光电芯片方面,仍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尤其是电芯片,可以说是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全球市场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供应商屈指可数,而优讯股份则是其中之一。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优迅股份作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包括光收发组件、 光模块和光终端)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大家可能对近几年市场上热炒的光模块、CPO、LPO、高速互联等概念比较了解,对光芯片应该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提到电芯片,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一脸懵。光模块是由防尘帽、裙片、标签、接头、壳体、拉手扣、接收接口和发送接口等零组件组成,其中接收口和发送接口中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占整个组件成本的70%以上,重要性不言而喻。
光电芯片的国产化水平都不高,尤其在25G速率及以上领域,几乎很难看到国产商的影子,但光芯片国内进展又相对成熟,源杰科技、长光华芯、索尔思、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一批头部厂商已推出相应产品并向高端领域挺进。但电芯片国产市场几乎仍是“荒地”,优讯股份上会成功的话,将是国产光通信电芯片领域第一股,名头可谓响当当。
而且从市场前景看,电芯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测算,2024年全球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9.4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该规模将达到97.3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0%。从不同的细分市场看,数据中心将成为主战场,电信侧(包括骨干网、城域网、无线接入和固网接入)2024年市场规模为18.5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37亿美元,CAGR为14.97%。数据中心侧(包括云计算、AI智算中心)2024年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60.2亿美元,CAGR为23.60%。增长动力主要来自400G/800G/1.6T光模块需求,100G及以上速率电芯片是绝对主力。
根据优讯股份招股说明书中的披露,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16个在研项目,且多为高速率电芯片。
但优讯股份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22年至2024年,优讯股份营业收入从3.39亿元先跌至3.13亿元,再反弹到4.11亿元,净利润从8139.84万元跌至7208.35万元,再反弹至7786.64万元。2025年上半年,优讯股份营收同比增长20.19%,但其主要下游客户营收增速都超过了50%。
这跟国内大多数光模块厂商尤其是头部厂商仍然优先选用国外知名电芯片供应商不无关系,毕竟头部光模块厂商在芯片环节供应商选择上面临性能、转换成本等多方面考量,国内电芯片企业虽面临非常大的替代潜力,但潜力真正成为市场仍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