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陆子琛、王文洋)2025年8月份,新华·中盐两碱工业盐价格指数报969.20点,较上期(2025年7月)下跌25.11点,跌幅2.53%;较基期(2018年1月)下跌30.80点,跌幅3.08%;较周期内最高点1736.66点(2022年4月)下跌767.46点,跌幅44.19%;较周期内最低点816.2点(2020年8月)上涨153.00点,涨幅18.74%。
图1 新华·中盐两碱工业盐价格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分区域来看,2025年8月,陕西、四川两碱工业盐出厂价格较2025年7月上涨;青海、辽宁两碱工业盐出厂价格较2025年7月持平;安徽、江苏、湖北、江西、河南、重庆、新疆、河北、山东、湖南、云南、天津两碱工业盐出厂价格较2025年7月下跌。
表1 各省份两碱工业盐出厂价格表(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注:由于并未获取7月宁夏相关报价,本月地方涨跌数据暂以“-”替代。
分价格区间来看,本期两碱工业盐单价在300元/吨及以上的地区有3个,分别是河南、云南、辽宁;两碱工业盐单价在300元/吨以下的地区有14个,分别是陕西、安徽、江苏、湖北、江西、重庆、新疆、河北、山东、湖南、青海、四川、天津、宁夏。
八月份我国原盐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市场内交易氛围表现温和。在供应端,各地盐企月内以从事设备维修工作为主,供应多为合约货源,尽管连续降雨天气导致物流运输效率有所放缓,但整体交付节奏未受影响,月内海盐成交价格保持稳定,矿盐价格呈区域性差异化波动特征,湖盐市场仍以销定产,价格波动较小。在需求端,“金九银十”旺季的预期临近正驱动下游碱企开启补库周期,短期来看,下游企业正有序安排两碱装置检修工作以保障后续产能,需求被短暂压制;长期来看,“金九银十”旺季预期作为设备产能的核心驱动力,月内已带动部分企业的初步补库需求,待检修结束,下游市场需求有望迎来进一步集中释放。整体来看,月内原盐市场库存有序减少,成交顺畅,交易价格较前期变动不大。
具体来说,本月海盐市场货源供应总体保持稳定,交易氛围延续前期态势。受下游氯碱企业采购价格下调影响,部分周边地区海盐企业去库存进度不及预期,考虑到当前市场交易仍以合约货源供应为主,促使地方生产企业提前启动秋扒安排。另一方面,河北、山东及辽宁等地海盐企业由于区域内仍存在持续降雨天气,秋季产盐工作略有延迟。总的来说,月内成本端海盐价格维持稳定,市场波动幅度相对有限。后市来看,在氯碱及联产企业市场延续弱势运行背景下,短期内海盐市场或维持平稳运行走势。
井矿盐方面,8月份各产地矿盐企业生产装置运行平稳,市场供应表现充足,企业出货积极。分区域来看,华北地区矿盐企业产量稳定,库存保持低位,成交价格小幅上调,华中区域市场成交氛围活跃,区域内调涨意愿较浓,华东地区由于市场交易稍有放缓,区域内盐企库存小幅承压,多数地区市场成交氛围表现灵活,成交价格小幅波动。具体来说,陕西部分企业设备已逐步恢复生产,区域内市场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四川及周边等地区盐企月内仍按计划执行设备检修工作,虽受天气、大型活动举办及煤炭价格小幅上涨影响,井矿盐成本增加,进而拉动山东、河南、湖南和湖北等地区矿盐价格灵活调涨。整体来看,8月井矿盐市场小幅波动,主流成交价格呈现区域性分化特征。
本月湖盐市场整体运行平稳,供需关系保持相对平衡。从供应端来看,各地方盐业企业继续采取“以销定产”策略,通过控制生产节奏有效优化库存管理,保障市场供应量维持在合理区间。需求方面,考虑到短期下游碱企采购规模小幅减少,部分地区产量同步下调。在价格表现上,考虑到市场供需未现大幅波动,主流成交价格延续前期水平,整体呈现窄幅盘整态势。目前市场交投氛围较为理性,买卖双方操作谨慎,预计短期内湖盐行情仍将以稳为主。
下游纯碱方面,8月国内纯碱市场整体延续偏弱震荡运行格局。供应方面,各地区碱企装置陆续恢复生产,行业开工率小幅提升,市场供应持续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成本端受煤炭价格上涨推动,企业生产成本有所抬升,但考虑到下游需求偏弱、产品盈利不佳,市场跟涨动力略显不足。采购方观望情绪浓厚,成交趋于谨慎,交易议价空间有所扩大。整体来看,月内纯碱市场供需格局尚未出现明显变动,叠加“反内卷”政策对光伏产业存在一定的把控限制,政策托底预期与现货供需交易之间仍存在一定博弈调整,全月市场成交价格小幅波动。
具体来说,本月纯碱市场持续低位调整。供应方面,行业整体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虽有部分碱企设备进行短期维修工作安排,但主流生产装置运行总体稳定,产能变动不大,行业库存呈累积趋势。下游需求方面,尽管市场尚未出现显著利好变动,但刚需采购持续支撑市场,部分企业适时进行原料补库,谨慎中透露一定乐观情绪。其中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产线日熔量保持平稳,重碱需求维持稳定,轻碱需求则呈现小幅回升。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当前纯碱市场价格已降至相对低位,部分下游企业逢低补库,碱厂出货情况明显改善,产销率有所提升,市场累库压力得到一定缓解,目前市场交易价格下探空间有限,市场初步显现企稳迹象,并逐步呈现积极变化。
八月液碱市场整体呈现稳健运行态势。供应方面,尽管部分企业安排停车检修导致局部地区产量有所收缩,但整体开工负荷保持高位,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市场供应能力充裕。在需求端,月初,受河南和山西地区氧化铝企业采购价格上调带动,液碱市场获得积极信号,加之外贸环境较好,进一步提振内贸市场情绪。随着传统旺季“金九银十”临近,下游采购意愿逐步增强,市场看涨预期渐浓,尤其是氧化铝企业,后续新能源锂电行业产量及订单价格方面均存在上调空间。印染、化纤等行业虽以刚需采购为主,但整体开工稳定,采购节奏稳健,未对市场形成拖累。综合来看,八月液碱市场在区域供应结构优化与下游需求稳步提升等多方面利好因素推动下,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上行潜力,整体呈现供需动态平衡、稳中向好的发展格局。
片碱方面,八月国内片碱市场供应结构持续优化,成交气氛温和改善。从供应端来看,西北地区部分企业按计划进行装置检修,开工负荷理性调整,产量阶段性收缩,有效缓解局部供应压力,并为市场带来积极支撑。华北、西南及华东地区企业保持稳定生产,装置负荷平稳,市场供应总体充裕。华南地区贸易商采购节奏顺畅,依托北方货源保障了区域需求的充分满足。需求方面,主力下游氧化铝行业开工稳健,以合约采购为主,形成稳定支撑,非铝行业虽以刚需采购为主,但整体需求保持有序释放,企业采购策略灵活,市场基本面向好。总体来看,八月片碱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呈现出温和向上的积极走势。
新华·中盐两碱工业盐价格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由新华指数研究院编制并运营,旨在客观反映中国两碱工业盐出厂价格走势,为市场提供定价参考与决策支持。根据编制规则,指数以2018年1月为基期,基点1000点,重点采集国内主要省份大型两碱工业盐生产企业的两碱工业盐出厂价格和销量数据。
新华指数研究院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推动新时代指数及指数方法论研究与创新为宗旨,以建设开放型国际指数研究、实践与创新交流平台为目标,以垂直领域指数及标准研究、指数方法学研究、指数应用研究、国际研究与交流等为主业,旨在面向全球发布运维更多高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指数型数据产品,为全球指数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中国典范,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