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7 07:56:01 股吧网页版
我科研团队刷新磷脂酰丝氨酸合成效率纪录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9月1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国内高校成功开发出高性能固定化磷脂酶,并构建了高效的皮克林界面生物催化体系,使关键功能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的合成效率刷新世界纪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食品化学》上。

  磷脂酰丝氨酸作为细胞膜的关键活性成分,是大脑必需的营养物质。多项研究证实,它在改善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修复大脑损伤、提升记忆力以及改善情绪状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营养补充剂、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市场的持续扩大,磷脂酰丝氨酸的需求量正迅速攀升。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羽飞介绍,目前磷脂酰丝氨酸的生产主要依赖直接提取与酶法合成两种途径。酶法合成因原料源于天然磷脂、反应条件温和且过程绿色可控,被视为更理想的选择。然而,传统酶法工艺中存在的游离酶稳定性差、易失活的问题,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与应用。

  针对这一瓶颈,研究团队开展攻关,成功创制出活性高、专一性强的固定化磷脂酶,显著提升了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同时,团队构建了独特的皮克林界面生物催化体系,该体系巧妙地利用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界面膜,促进了酶与底物的高效接触与反应。

  “这一新的生物催化体系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在短短20分钟的反应时间内,磷脂酰丝氨酸的转化率即可达到93.8%,且每升反应溶剂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可高达40克。”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明明说,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解决了磷脂酰丝氨酸酶法合成产业化的难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而且还为其他高附加值功能脂质的绿色生物制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工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