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曾琦尹周航)“路铺平了,现在人行车走再也不用担心了!”近日,面对回访的襄阳市南漳县检察院的检察干警,当地九集镇染坊湾村的张大爷指着门前平整的道路,点赞说道。张大爷口中的这条路,在不久之前还是让村民头疼的“揪心路”。
9月14日,承办检察官介绍,今年5月,南漳县检察院依托进驻人大代表联络站机制,接到村民反映当地一条道路“沉降破裂、坑洼不平,存在安全隐患”的线索,检察干警迅速行动,赶赴现场实地核查。
经调查,这条路全长3.3公里,于2019年建成通车。但因自然因素影响,近年来道路少数路段发生沉降,导致染坊湾村一处约250米的路面发生塌陷、裂缝,形成深沟纵横、路基悬空的危险局面,道路变得“不好走、不安全”。
“村民出行普遍以摩托车为主,近几年发生过多起人车受损的交通事故。大家从这里开车时,非常担心出事,严重威胁村民出行安全。”村干部向检察官无奈表示。
出行安全无小事。南漳县检察院经研判,迅速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监督程序,向相关主管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立即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尽快对该路段实施修复,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检察建议发出10天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破损路面进行了整改、修复。村民欣喜地致电检察官:“路已经平整了!”8月27日,该院联动责任单位再赴现场开展“回头看”,这才有了本文开头村民点赞的那一幕。“收到建议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沙土回填,保障道路基本通行,并已将全面修复工程纳入立项计划,后续还会进一步加固,坚决根治地基下沉问题,让道路既好走又安全!”“回头看”现场,相关部门有关人士介绍。
“乡村道路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更是连接外界的‘民生纽带’。”南漳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监督职能,推动多部门协同治理,促使隐患得以整改,有力地守护了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