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启迪科技大厦A座27层向北远眺,落地窗将眼前景致框成层次分明的写实画卷:一边是圆明园的遗址轮廓,沉淀着百年时光;另一边是清华、北大的校园楼宇,涌动着顶级学府的创新气息。
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鲜活,在同一视野里交叠。
这片地界本就绕不开“创新”二字——紧邻中关村核心区的清华科技园,是不少企业的起点。在国内大模型业务中标数名列前茅、正冲刺“大模型第一股”的智谱华章,在具身智能领域快速突破、抢占海外赛道的星动纪元,这些带着清华背景的科技公司,早从园区走向了更远处:前者已在中关村、新加坡、英国等地设立办事处,后者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50%,在具身智能出海赛道亦位处前排。
此时,以“追求卓越——创新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IASP 2025世界大会正在北京举行,《中关村倡议》的提出、“开放园区”实践的落地,恰与这些企业的出海成果形成照应。
像它们这样扎稳脚跟的出海身影正在增多,国产科技不再是零星探索,而是从国内各个技术浓度极高的园区出发,成批闯向全球市场,在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持续撕开国际市场缺口。
恰逢IASP国际盛会同期展开,中关村一带时常能见到国际友人,听到他们用各种语言略显“蹩脚”地念出某家中国科技企业名称——这似乎是外宾齐聚京城后的焦点谈资。
“全球化闭环”
机器人产业,代表了一种从规模优势向价值进阶的业态突围。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IDC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而中国厂商以出货份额84.7%的绝对优势引领全球。
这并非简单的量变到质变——产品智能化和多场景落地,成为头部企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关键抓手:中国厂商在具身智能、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结合国内足够丰富的场景应用经验,一并推动着商用服务机器人实现多维度升级。
该机构预测称,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将占据近半的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清华科技园,行业数据正被更鲜活的现实所印证。星动纪元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公司自年初布局海外市场以来,已经与包括苹果、微软等巨头在内、全球市值前十科技公司中的9家实现过业务对接和产品交付,星动纪元的机器人在客户手里实现了算法训练、硬件科研等多种用途,来自海外的订单占整体单量比例已达50%。
“从大脑(算法)到本体(硬件)再到场景数据(应用),公司构建起了软硬一体、全栈自研的协同进化飞轮。”其中,“场景数据”是飞轮的核心动力,“我们通过产品在全球市场落地后拿到的多源数据收集+海外场景落地反馈,让前面提到的大脑与本体进一步升级,形成‘落地—数据—迭代—再落地’的全球化闭环”。
根据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预计约5000台,而到2030年这一规模将达到约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95%。在全球硬科技产品的流通体系内,支撑起技术和规模两大关键维度的中国企业,不再只是淹没其中的某某参与者。
抢跑新兴市场
2025年6月,大模型行业全球范围内的领军企业OpenAI曾发布一份对外报告,指名道姓点出智谱AI海外业务拓展值得被关注,甚至警惕。
报告称,智谱正加快与多个国家政府合作的步伐,已经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沙特和肯尼亚等地落地大模型基础设施,并通过与其他硬件厂商的合作提供本地化私有硬件解决方案。
这份来自行业头部的审视,侧面印证了智谱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升维。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当前国产科技出海已从成本驱动转向技术与生态的协同,核心优势在于快速响应本地化需求的能力,这一点在智谱的实践中尤为明显。
OpenAI认为,智谱的目的在于抢跑新兴市场,赶在美欧AI公司进入前抢占份额,从而建立起“中国方案”的替代逻辑,既能帮合作方掌握技术主权与数据控制权,也在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出海。
据悉,智谱AI副总裁林超婷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海外布局:公司正与全球各国政府沟通,希望合作推出本地化的主权AI代理;同时倡议各国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创新中心,共同推动AI产业发展。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法规差异与文化适配是科技出海的核心挑战之一,而智谱的方案颇具参考性。
在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的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中国科技企业正以一种更主动的姿态布局每个有潜力的市场。
科技出海,园区赋能
星动纪元与智谱AI,两家各自领域的头部公司在清华科技园内相隔不过半个街区的距离。
从发展历程来看,二者的共性之一便是团队的“清华系”背景——智谱脱胎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星动纪元则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而来。
IASP 2025世界大会期间,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访团走进清华科技园,这是大会“科技参访”环节的重要一站,也是全球创新力量近距离观察中国科技生态的窗口。作为大会精心策划的6条参访路线之一,清华科技园的参访不仅展示了星动纪元、智谱AI等企业的技术成果,更让国际嘉宾看到了国产科技企业背后的生态支撑力。
星动纪元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园区能实现与清华的学术人才无缝衔接,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聚集创新资源、聚合产业集群、聚焦创新创业企业、聚变世界一流企业”的模式又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
配合启迪控股“科技园区、科技实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格局,还解决了企业共享办公、专业测试等实际需求。这种生态赋能,让企业能更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以及包括海外在内的业务拓展。
对公司而言,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创新共同体”。
IASP期间,启迪控股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创新园、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科技园签约,成为推动国际科技园区协同创新的具体落地。公司董事长王济武提及,愿和全球同行分享经验,一起把全球创新网络搭得更实。
正在进行的大会,恰好成了这样的对接平台——中国园区的运营方法、企业的技术成果,不用再绕远路,能更直接高效地对接上全球的资源。
从企业在园区里扎根成长,到借着平台展开国际合作,IASP大会搭好了桥梁,园区则筑牢了根基。
身处北京时间的科技企业,正推动产业链迈向更大范围的中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