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金山、青浦之后,上海嘉定区于近期正式加入房票安置试点阵营,马陆镇彭赵村(北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成为该区首个落地项目,涉及268户居民。这一举措不仅为动迁居民提供了多元选择,也为上海远郊楼市注入新活力。
此前召开的彭赵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居住房屋协议置换动员会中提及,嘉定此次房票安置遵循“现房+房票”模式,动迁居民需先选购一套安置房,剩余安置面积按30590元/平方米的评估价计算基本额度,再叠加8%奖励,综合房票单价约3.3万元/平方米。以嘉定此次动迁居民大多约200平方米核定面积,在选购首套安置房后,剩余约100平方米安置面积,可兑换约330万元房票(基本额度+奖励额度)。
嘉定区房票政策适用的商品房类型为存量商品房等,区域限制为本区范围,目前不支持跨区使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从参与多区房票安置政策探索的城市测量师行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浦东区已经开始航头镇试点项目的政策制定,下一个正式启动房票试点项目的区有可能是浦东或宝山。
嘉定搭建“房源超市”
在房票安置试点中,为保障选择空间,嘉定区还搭建了“房源超市”。据了解,动迁居民嘉定“房源超市”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建设、管理,参与房票安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入驻。目前,嘉定区纳入房源超市的楼盘共14个。截至2025年7月,共有3139套商品住房可供选择,备案单价区间在2.67万元—5.85万元/平方米。
据了解,未来嘉定区房管部门还将根据动迁群众的诉求和开发商的意愿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调整房源超市的楼盘范围。
此次彭赵村动迁只有268户,对嘉定楼市影响还比较小,但后续嘉定区将陆续启动的江桥五四高潮村城中村、徐行老街城中村等项目,预计都将增加房票安置这一方式,这有利于嘉定区加速新房去化。
过往几年,嘉定新房成交量一直居外环外各区之首,新房去库存压力在外环外各区中并非是最大的。分析人士认为,在金山、青浦之后,上海选择嘉定作为房票安置的试点区域,对于增强房企拿地信心的信号意义非常明显。
此外,据“上海嘉定”发文,今年1月,嘉定举办房地征收大会。会议透露,为确保嘉定区2025年市、区重大建设项目及拟出让地块的顺利推进,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全区征收考核项目地块共计26个,共涉及9个街镇地块。其中,被征收农户(居民)2150户,单位企业215家。
如果这2150户动迁户投入到新房市场,或将释放出不小的购房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除政府奖励外,房企将额外推出九五折房价、千元购车位、20万-60万元家装补贴等优惠,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目前嘉定新房单价大多为3.5万元-5.5万元/平方米,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门槛大约为四五百万元。可见,前述330万元左右的票并不足以覆盖大部分新房总价,如看上区内部分高端项目或者大户型房源,购房者仍需补足部分资金。
上海房票试点进阶
城市测量师行高级经济师邵明浩分析认为,房票的核心作用,是在市场下行期,通过引导使用存量或在售新房来替代新建安置房,从而消化商品房库存高的区域的新房。因此,房票主要针对城中村改造,而黄浦、徐汇、长宁等市中心区域基本不会使用“房票”。
邵明浩认为,市中心的旧城改造拆迁无需房票,因其本身极少新建安置房,即便有也多使用其他区域的房源,与房票的逻辑完全不同。
在全国房票安置政策的大背景下,上海也积极投身于这一创新实践,金山、青浦、嘉定等区成为了上海房票安置的先行试点区域,为全市的房票政策推进积累经验。
上海将金山作为首发区,以7%奖励+现房房源超市打开局面。青浦明确不同土地性质的房票金额构成,提升政策透明度。嘉定则将房票与城中村改造深度绑定,强化人口导入与新城建设的联动。三地试点各有侧重,为全市推广积累经验,也强化了稳楼市的信号意义。
房票制度得以顺利推进,与楼市新政形成协同效应有关。根据最新的上海楼市政策,8月26日起,上海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非沪籍满1年社保即可在外环外购房。分析人士认为,政策的优化调整有助动迁居民用房票购房,也进一步放大了新政效应。
邵明浩指出,从城市更新规划看,远郊区域存在新房去化压力,具备推行房票的基础条件。不过,在实践中,房票安置政策也面临着市场风险、监管挑战、使用限制及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房票制度的推广面临全方位的挑战,包括平衡房源供需结构,避免热门区域房源紧张、偏远区域库存积压;需强化监管,保障房票资金安全与居民权益;更需动态调整政策,根据市场热度优化奖励标准与发放规模等。
为此,城市测量师行在一份研报中也给出了解题思路:为保障上海外环外房票安置政策落地,需从权益保障、开发商管理、数字化监管及政策优化四方面发力。
上海房票试点的扩容,既是对房地产市场的精准调控,也是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随着嘉定试点落地、后续区域逐步跟进,这一政策将在去库存、促更新、稳民生中持续发挥作用,为超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则指出,上海房票政策全市推广已成趋势,落地只是时间问题。作为区域实践样本,嘉定区推行房票政策,为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价值集中于三端:财政端,房票作为货币化安置的创新形态,可缓解现金流压力,借助杠杆效应同步启动多项目,打破资金瓶颈;居民端,配套激励机制让居民直接受益,尤其契合住房改善需求,既提升购房性价比,又拓宽选择空间,显著提高安置满意度;市场端,房票绑定“新房超市”房源,精准拉动新房去化,为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支撑。
宋红卫还认为,长远来看,房票政策内涵将进一步延伸。未来动迁安置房源或从新房拓展至收储的存量住房(含二手房),此举不仅能缩短安置周期,更可衔接国家专项债政策,强化财政支持力度,为城市更新与住房保障构建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