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今年,我国各地自贸区纷纷构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通过半年探索,上海自贸区率先召开全国首场自贸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政策实践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人士“现身说法”,助力企业出海无忧。
上海证券报记者9月17日在自贸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实践交流活动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浦东新区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公布以来,浦东新区已在再保险、医药领域形成4个负面清单使用案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企业数据出境的合规成本。
一方面,企业仅需在使用负面清单开展数据出境活动后完成报备,即“先用后报”,免除了前置审批流程。另一方面,企业使用负面清单后,或可免予评估或备案,或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调整为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进一步便利了数据跨境流动。
专业服务:持续助力企业出海无忧
上海自贸区企业大胆探索实践的背后,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与指导。
2月清单公布后,上海自贸区保税区、陆家嘴、金桥、张江、世博五大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至今已累计开展近20场政策宣讲和申报指导活动,一对一接待解答企业咨询74家次,服务辖区企业1000余家次,将精准的政策指导服务直达企业“家门口”。
鉴于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工作领域新、涉及行业面广、专业性强,浦东新区组建了一支数据跨境便利化服务改革专家组,遴选了一批网络数据安全技术服务支撑单位,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本次活动中,专家组团队持续“扩容”。来自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上海数据交易所、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数风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第二批专家代表接受了聘书,上海互联网应急中心、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6家专业机构接受了网络数据安全技术服务支撑单位证书。
此外,市、区数据跨境专班为了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及时更新《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操作指南》,定期对服务中心窗口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更精准高效回应企业诉求。
会上,中央网信办数据安全相关专家介绍了数据跨境便利化服务改革成果,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解读了《工业领域重要数据识别指南》标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网信部门、自贸区主管部门和企业代表分别作了本自贸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内容解读和实践分享。
形成合力:安全周推出七大特色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凝聚全民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强大合力,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浦东新区将举行七大区级特色活动:自贸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政策实践交流、网络数据安全应急协同攻防演练、自贸区“一区一品”网信政策法规系列宣讲、第八届浦东新区网络安全技能竞赛、第三届浦东新区数智未来守护者大赛、“陆网同心安全同行”游园会、网络安全校园行·守护师生e空间等活动。
此外,浦东新区还将在全区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等贯穿全年的宣传普及活动,预计覆盖各类人群约70万人。
浦东新区表示,下一步将在上海市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坚持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立足开放环境提升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积极促进新技术新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探索更加便利的数据跨境安全管理机制,凝聚全民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强大合力。
据介绍,近年来,浦东新区深入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网信工作“1+6”制度体系,定期召开网络安全联席会议,通报突出隐患,部署重点工作,集中约谈问题高发领域和部门。构建“1+1+1+N”大模型协同服务矩阵,挂牌成立上海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模力社区”服务站和上网联人工智能专委会浦东分会,在模型备案、技术测评等关键环节打通市、区网信部门协同通道,举行专题分享、政策宣贯、一对一辅导活动16场,惠及企业近300家次,辅导28款大模型产品完成备案或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