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李镇出席,介绍“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质量效率也有显著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持续改善。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了、“家底”更厚了。
张玉卓表示,和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EVA)主要是考虑了资本成本,去掉了资本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从2010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就开始探索实施EVA考核,10多年来,中央企业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EVA)从380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约1.2万亿元。下一步,将继续用好EVA考核,引导企业强化“先算再投”的意识,不断提高发展质效。
张玉卓还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央企业积极拥抱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持续加大考核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营业收入占比接近30%。接下来,将指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有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袁野表示,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万亿,年均增速达到6.3%,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去年四季度以来,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同时,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持续改善市场表现,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长江电力、中航成飞等标志性重组项目顺利实施,投资者回报水平持续提高;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较“十三五”末增长了近50%,“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5万亿元,成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