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9月17日,从武汉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武汉市在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国科技金融中心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多项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
据2025年7月发布的第16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武汉位列全国第10;在2025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武汉排名第79位,较“十三五”末提升32位,显示出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在政策试点方面,武汉先后获批国家科技保险改革创新示范区、银行股权直投(AIC)试点城市、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城市、科技创新债重点支持地区等多项国家级试点。截至2025年8月末,武汉市落地AIC基金5只、规模56亿元,排名全国第5;发行科创债32只、规模284亿元,同样位列全国第5。
科技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截至2025年6月末,武汉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4206.8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量的8.1%,较2023年统计制度建立初期提升1.7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达20%,是全口径贷款平均增速的2.5倍。
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日益丰富。武汉市推出“科保贷”“科担贷”“青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多项政策性产品。其中,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已覆盖全市7000家科技企业,累计发放近750亿元。全市科技贷款品种超过120项,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
股权投资和企业上市方面也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8月末,全市私募基金管理人319家,管理规模2226亿元;2024年私募基金投资额增长56%,增速全国第2。“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成为主流,B轮及更早期投资占比超60%。“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31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超过历年总和。
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武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汉融通”已入驻市场主体38.8万户,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4362亿元;全市设立78个科技金融工作站,布局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沪深北交易所武汉服务基地、武汉基金产业基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2025年6月,武汉市出台《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五大行动、20项举措”,系统推进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