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活力中国调研行打造更强劲的消费主引擎》,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接受采访。报道指出,提振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扩容提质。“活力中国调研行”探寻四川、湖北、福建创新实践,湖北锚定战略支点建设的目标,从文旅融合到产业升级,从城市商圈到乡村消费,以消费提质增效激发内需潜力。作为湖北文旅核心引擎,武汉以文旅融合为笔,在长江之畔勾勒出一幅“消费热、产业兴、民生暖”的生动图景。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1至7月,湖北交出亮眼成绩单:全省接待游客高达5.4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这组数据彰显了“文旅+百业”的融合赋能,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蓬勃发展;更描绘了民生福祉的生动注脚,从景区服务到乡村民宿,万千岗位让群众增收有了实落。
文旅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消费需求的积极探索。随着游客需求从单一观光转向颐养身心、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复合体验,武汉文旅以差异化供给破题。从推出“跟着非遗游武汉”专栏十条沉浸式非遗旅游线路,到依托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打造“点亮长江”开幕式,在汉口江滩上演民歌编钟交响与无人机光影秀,以科技赋能沉浸式江景体验;再到江汉区打造文商旅融合的长江文化会客厅,汇聚江汉路步行街沿线生态长廊风光与民众乐园等非遗技艺。这些创新实践通过商业融合与文化传承,精准对接从“到此一游”到“深度参与”的需求升级,实现文旅产品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真正让旅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产业生态的重构与升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相互渗透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增长点。武汉文旅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商贸、体育、科技创新等行业释放活力。有未来荟低空文旅园的直升机航线解锁“空中瞰景”新体验,有《穿越·汉阳兵工厂》XR项目让历史可感可及,还有刚刚在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中集体亮相的低空装备、元宇宙体验等科技业态,博览会上,江汉展区带来的汉绣数字馆尤为亮眼,让千年非遗技艺在指尖“活态”重生。这是科技赋能文旅,推动文旅生态的升级跃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文旅融合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经济数据的增长,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将“待客如家”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让游客在“打卡”之外,更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情。为游客提供更好体验,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期间,“红马甲”青年志愿者手举“为你打Call”手牌为游客指路引导、协助帮扶;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之际,江汉区对沿江大道改造花坛座椅12个、优化爱心座椅18个、新涂饰296根城市杆件,这些惠民举措化作来往游客眼角的笑意、心里的暖意,为加快打造动能澎湃、近悦远来的消费新高地提供服务保障。
从樱花纷飞的春日盛宴到长江夜市的璀璨灯火,武汉的文旅融合实践,正是“活力中国”的生动展现。立足长江经济带核心区,武汉将持续以文旅为桥,既激活内需潜力,又彰显城市魅力,在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以更浓的烟火气、更强的吸引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多“诗与远方”的故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骆帝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常青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