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8 01:22:59 股吧网页版
上市不是终点:拿到“船票”的奇瑞,如何驶出新能源转型深水区?
来源:OFweek

  2025年9月7日,当港交所披露奇瑞汽车通过上市聆讯的消息时,一场旷日持久的资本长跑终于接近终点。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史上最漫长的马拉松,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自主品牌二十余年浮沉的史诗。自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以来,奇瑞汽车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历经七次尝试、六次折戟,从曾经的“自主一哥”沦为资本市场的“长跑选手”,其间的曲折与艰辛,远超外界想象。“奇瑞像竹子一样,露在外面的枝叶也许会在环境恶劣时遭遇摧折,但是根却一直下不停地生长。”——奇瑞汽车创始人尹同跃

  如今,这位昔日的王者终于“撞线”,但汽车行业的江湖早已天翻地覆。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两个核心议题:第一,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间,究竟是什么复杂的历史与战略因素,导致奇瑞屡次与资本市场失之交臂?第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这次“迟到”的IPO,对于奇瑞自身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将沿着“坎坷过往”、“战略迷途与觉醒”、“上市的必然性与深远意义”这三条线索,层层递进,深度剖析这场跨越二十年的资本征途,试图还原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奇瑞。

  奇瑞IPO的七次尝试与六次折戟

  回顾奇瑞的IPO历程,就像翻开一部交织着时代机遇、内部挣扎与外部冲击的复杂历史。每一次的尝试与失败,都深刻烙印着特定时期的发展困境。

  初探(2004-2007)国企身份与股权羁绊:奇瑞诞生于1997年,带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草根精神,在世纪之交迅速崛起。1999年第一辆“风云”轿车下线,到2007年第100万辆轿车下线,奇瑞一度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绝对领导者。然而,这份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与生俱来的“原罪”。

  为了获得一张宝贵的轿车生产“准生证”,奇瑞在2001年无奈选择将20%的股权(价值3.5亿元)无偿划拨给当时如日中天的上汽集团。正如盖世汽车报道所分析,这次“联姻”虽然解决了身份问题,但也埋下了祸根。在2004年奇瑞首次启动IPO时,与上汽之间复杂的股权关系、潜在的同业竞争以及难以厘清的关联交易,成为了其登陆资本市场的首要障碍,最终导致计划流产。

  再战(2007-2009)生不逢时的外部冲击:随着2006年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62%,奇瑞在自主品牌中一骑绝尘。强劲的业绩表现让管理层在2007年再次燃起了上市的雄心。然而,这一次奇瑞没输给自身,却败给了时代。2008年,源自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汽车产业遭受重创。据相关财经报道披露,奇瑞的利润总额从2007年的14.3亿元骤降至2008年的3.14亿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IPO计划都无异于天方夜谭,奇瑞的第二次尝试也只能无奈搁浅。迷途(2009-2016)战略失焦与内功不济: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奇瑞又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战略迷茫。2009年,奇瑞进行股份制改革,并高调发布多品牌战略,试图通过奇瑞、瑞麒、威麟、开瑞四个品牌冲击高端市场,实现品牌向上。然而,这次“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尝试被证明是一场灾难。据汽车行业分析,当时的用户认知和奇瑞自身的产品力,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矩阵,导致资源极度分散,主业受到拖累。

  战略失焦的直接后果是业绩的持续下滑。奇瑞的销量在2010年达到68万辆的顶峰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同时,公开数据显示,其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007年的16.25%一路下滑至2010年上半年的10.57%,盈利能力疲弱,对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产生严重依赖。在这一时期,尽管上市传闻不断,但羸弱的“内功”和复杂的国有股权结构,使其始终不具备叩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底气。

  从战略迷失到强势回归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迷茫与阵痛后,奇瑞终于开始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变革。正是这一系列从战略、技术到市场的全面调整,才最终为其成功上市铺平了道路,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王者归来”。

  大约从2013年起,奇瑞开始壮士断腕,逐步放弃了失败的多品牌战略,重新将所有资源聚焦于“奇瑞”这一个核心品牌。公司回归到“技术立企”的初心,潜心打磨产品。这一战略收缩,让奇瑞得以集中精力,打造出以瑞虎系列SUV和艾瑞泽系列轿车为代表的明星产品矩阵。这些车型凭借可靠的品质和高性价比,迅速稳住了市场基本盘,帮助奇瑞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为其后续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战略聚焦是止损,那么技术投入则是奇瑞实现反超的关键。作为中国最早探索新能源技术的车企之一(始于1999年),奇瑞骨子里的“理工男”基因在近年被彻底激活。

  2022年,奇瑞发布“瑶光2025”战略,明确了未来在燃油、混动、纯电领域同步发展的清晰技术路线,并打造了超级混动平台和E0X高性能电动平台两大核心支柱,彻底告别了过去在技术路线上的摇摆不定。 奇瑞一改过去单打独斗的风格,积极拥抱外部合作。2024年,奇瑞与蔚来汽车达成换电战略合作,旗下星途车型已实现与蔚来换电站的兼容。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2024年6月,奇瑞宣布与豪华品牌捷豹路虎深化合作,将利用奇瑞的电动化平台,复活捷豹路虎旗下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生产一系列电动产品。这不仅是对奇瑞电动化技术的高度认可,也为其品牌向上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当战略和技术准备就绪后,市场便给出了最热烈的回报。近年来,奇瑞的业绩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这成为其IPO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截图

  据招股书文件显示,奇瑞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了1821.54亿元的营收和113.12亿元的净利润,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奇瑞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并成为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车企。2025年6月,奇瑞更是历史性地进入世界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车企。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奇瑞的排名从2024年首次上榜的第385位,飙升至2025年的第233位,一年跃升152位,成为全球排名晋升最快的汽车制造商。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彻底重塑了资本市场对奇瑞的认知。

  奇瑞IPO的里程碑意义与未来挑战

  对于奇瑞而言,这次“迟到”了21年的IPO,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融资。它既是过去二十年奋斗的总结,更是开启下一个时代的钥匙。然而,登陆资本市场也意味着将面临更严苛的审视和更残酷的竞争。

  汽车行业的下半场——新能源与智能化,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烧钱”游戏。电池、电驱、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每一个赛道都需要海量资金投入。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奇瑞的资产负债率仍高达89%。IPO募集的百亿级资金,无疑是其决战未来的关键“弹药”,既能为其技术研发提供充足的“粮草”,也能有效优化财务结构,增强抵御市场价格战等风险的能力。

  上市意味着企业将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这股外部压力将倒逼奇瑞彻底理顺其历史上复杂的股权结构和管理体系,建立起权责清晰、运营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一家有着深厚国企背景的公司而言,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治理结构升级。

  登陆香港这一国际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次强大的品牌背书。它将极大地提升奇瑞的全球品牌信誉和知名度,为其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扫清障碍。同时,公众公司的身份也更有利于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并寻求更高层次的国际技术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品牌走上去”的跨越。

  奇瑞的上市,也标志着中国主流自主汽车集团的“资本化”拼图基本完成。至此,包括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上汽在内的头部玩家均已齐聚资本市场。这预示着行业竞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企业间的比拼将不再仅仅是产品和销量,更是资本运作、技术整合与全球化布局的全方位较量。

  此外,奇瑞作为地方国资背景的传统车企,其曲折但最终成功的上市之路,为其他仍在转型中挣扎的同类企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范本,展示了通过深化改革、拥抱市场来焕发生机的可能性。

  成功上市只是拿到了决赛圈的入场券,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尽管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但招股书相关信息显示,其燃油车收入占比仍高达75%左右。在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40%的中国市场,如何快速提升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是其面临的最紧迫挑战。虽然销量和出口数据亮眼,但奇瑞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摆脱长期以来的“低价”、“性价比”标签,在15万元以上乃至更高端的市场取得实质性突破,是其必须攻克的难题。上市后,奇瑞将直面来自股东和资本市场的业绩压力。如何在需要长期巨额投入的战略性研发与股东对短期财务回报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将极大地考验管理层的智慧与定力。

  新征程的号角

  从安徽芜湖的三间小草房起步,到成为年营收近5000亿、跻身世界500强的全球性车企;从草根创业的辉煌,到战略迷失的阵痛,再到强势回归并最终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奇瑞这二十余年的不凡历程,是中国汽车工业自强不息的生动缩影。

  IPO的成功,绝非功成名就的终点,而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自己赢得的一张参与更高层次竞争的宝贵“船票”。钟声敲响之后,一个更强大、更开放,也面临更多挑战的奇瑞,将正式驶入波澜壮阔的全球资本海洋。它的未来,是会像创始人所期望的那样“根一直不停地生长”,在技术与市场的沃土中愈发茁壮,还是会在资本的浪潮中面临新的迷航?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奇瑞自身的命运,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车版图中的最终位置。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好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尼古编辑:尼克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奇瑞七次冲击IPO,离上市就差一步?

  奇瑞汽车官方网站

  奇瑞破冰成功:港股IPO获批,募资百亿加速转型

  奇瑞汽车获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20年追梦IPO终于成了?

  瑞汽车IPO苦等20载圆梦H股待考燃油车收入占比75%新能源路阻且长

  奇瑞破冰成功:港股IPO获批,募资百亿加速转型

  奇瑞IPO,胜利在望?

  奇瑞IPO仍无期股东挂牌售股缺钱超百亿

  奇瑞汽车IPO无期神秘股东抛售0.8%股权

  奇瑞汽车IPO苦等20载圆梦H股待考燃油车收入占比75%新能源路阻且长

  原文标题 : 上市不是终点:拿到“船票”的奇瑞,如何驶出新能源转型深水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