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企业、深入车间、直面问题,山东证监局开展的上市公司走访工作已成为提升辖区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助推器。
记者日前从山东证监局获悉,去年以来,山东证监局坚持问题导向与风险导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上市公司走访工作,通过央地联动、跨部门协同、“一对一”精准把脉,既化解眼前困难,又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截至目前,山东证监局已走访上市公司225家,覆盖率达91.46%。
政策直达基层因地制宜服务实体经济
山东证监局在走访中注重政策宣贯与落地见效,锚定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将资本市场最新政策“送货上门”,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山东海洋经济特色,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加大走访力度,海洋相关上市公司走访率已达94%。同时,强化同题共答,山东证监局联合山东省海洋局指导山东上市公司协会、山东海洋产业协会举办资本市场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针对性宣讲并购重组、贷款贴息、金融创新奖补等政策,合力为相关上市公司发展提供支持。
并购重组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方向。走访期间,山东证监局结合区域特点,助力产业整合,一方面向上市公司详细讲解“并购六条”政策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并购重组开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等搭建项目对接平台,提升并购重组项目撮合效率等,为交易达成提供服务。2024年9月至今,已有37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补链强链,涉及金额合计849.35亿元。
在支持优质民营科技企业方面,山东证监局通过走访加强指导,鼓励企业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提高自身硬实力。在监管引导下,一家市值曾大幅缩减的通信科技企业,主动发声回应市场关切,加大分红力度,2024年年报现金分红5.56亿元,强化研发资源投入,积极拓展市场,目前公司市值显著回升,已位居全国民营通信科技上市公司首位。同时,山东证监局做好政策解读,鼓励科技企业把握境外上市机遇,优化资本结构,拓展全球市场。今年以来,辖区一家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实现“A+H”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信息技术类“A+H”上市公司,为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能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解急难愁盼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走访上市公司不仅要“把脉看病”,更要“寻根开方”。山东证监局在走访过程中坚持“能现场解决的马上办,需深层攻坚的建机制”,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针对上市公司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如,针对1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因资金压力存在的欠薪问题,山东证监局积极协调有关客户归还欠款,及时化解员工稳定风险;针对2家完成回购增持方案存在困难的公司进行一对一指导,避免回购增持承诺成为“空头支票”。
对于需要多部门协同的深层次问题,山东证监局推动建立长效机制。联合山东省有关部门出台并购重组支持文件,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产业整合协同发展等方面,为山东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进一步提供了机制保障。与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举办政策培训会、座谈会4次,对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发放管理、监管要求等进行宣讲,畅通银企对接渠道。与山东省国资委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走访国有上市公司,合力提高国有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走访过程中,山东证监局在强化服务的同时牢牢抓住监管主业,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抓好监管第一课,第一时间走访新上市公司,督促公司系好合规“第一粒扣子”。有序推进监事会改革,讲明工作要求,督促公司合理安排改革计划,加大对审计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工作。抓好监管新规落实,深入讲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制度修订要点,便利上市公司准确把握监管精神,掌握监管导向。
随着这场密集、深入、细致的走访持续开展,山东辖区资本市场的生态正悄然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基础也变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