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在9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对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亮点进行了深入解读。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在《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提出一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主要特点体现为“三个坚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
“供给和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的消费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也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盛秋平表示,《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入点,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增加优质文旅、体育等消费资源供给,支持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表示,开展“三新”试点城市建设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发挥消费联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孔德军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赋能大中小各类服务企业。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鼓励企业打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体验、挖掘消费新需求。
“同时,《政策措施》也从需求侧提出支持措施,要求加强消费信贷支持、举办促消费活动,增加服务消费时间等,增强消费意愿和能力。”盛秋平说。
财政部近期出台了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比年初新增346亿元,同比增长5.34%。
数据显示,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入境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4%。截至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已经超过1万家,是2024年底的3倍;前8个月,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8%,退税销售额增长98%。
“当然,我们在入境消费方面跟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入境消费还是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之一,这也意味着有很大增长空间。”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重点从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不断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持续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四个方面发力,推动扩大入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