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源:国际金融协会报告
9月以来,多项新鲜出炉的数据印证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发布的数据显示,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数周净流入中国市场。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投入近450亿美元,为近一年来的最高规模,其中流入中国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占据主要部分。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国际投行观察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达到近年高点。在国际投行看来,中国经济复苏、政策支持、中国企业的不断创新和盈利改善等因素,共同提升了外资的投资意愿。
国际资金加速布局中国资产
EPF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9月4日至10日)全球股票市场资金流向有所分化,发达市场资金大幅流出,新兴市场小幅流入。
华泰证券研报将数据进一步拆解称,从结构上看,EPFR口径下的主动配置型外资上周净流入中国市场1.1亿元,连续四周净流入,净流入时长创2024年以来新高,显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边际回升。不过,上周被动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出。
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投入448亿美元,为近一年来的最高规模。其中,流入中国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占据主要部分。具体来看,8月中国债券获283亿美元净流入,中国股票获108亿美元净流入,二者合计净流入约39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以外新兴市场债券吸引了13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中国以外新兴市场股票资金净流出74亿美元。
国际投行同样观察到这一全球资金流向的变化。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研报中表示,近期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周半的路演后发现,当前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兴趣远高于2021年至2024年。王滢称,超过90%的美国投资者明确表示愿意增加中国市场配置,这一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的最高。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投资信心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全球分散资产配置的大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对中国资产配置的意愿逐步提高。”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在日前举办的瑞银证券中国A股研讨会上说。在瑞银证券一年一度的研讨会参会投资者中,今年来自美国、中东地区的国际投资者较往年显著增加。
投资兴趣向A股市场延伸
王滢提及,当前美国投资者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美股存托凭证(ADR)与互联网板块,而是开始关注A股。过去受交易时段限制,美国资金主要聚焦以ADR形式于美股上市的中概股。然而,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新消费等主题近年更多只在港股与A股交易。此外,一些量化基金与宏观基金会选择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等工具进入中国市场,以便更高效地参与。
王滢认为,多重因素共同推高了这一投资意愿:首先,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新药研发等细分赛道已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国际投资者必须正视并参与这一市场;其次,中国政策层持续发力稳增长、稳股市;再其次,中国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改善;最后,当前投资者的组合过度集中于美国市场,分散化配置的需求上升。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媒体会上分享称,总体而言,海外投资者对近期A股市场反弹的兴趣显著提升。
尽管投资者兴趣大幅提升,但美国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王滢认为,许多美国投资者需要时间在个股层面“补课”,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新消费等缺乏美股对标品的领域。摩根士丹利的资金流向与仓位数据显示,美国投资者管理的三类委托账户中(全球、新兴市场及除日本外亚太地区),全球以及新兴市场委托账户后续加仓中国市场的空间更大。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有充足的加仓A股的空间。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中国企业的创新火花帮助企业基本面兑现盈利增长,叠加‘反内卷’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提振全球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孟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