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举措的压力,激发了印欧双方加快自贸谈判进程的意愿和需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印欧双方可能至少举行10场会议,旨在争取年底前达成自贸协定。目前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食品安全标准、劳工和环境义务等方面仍存在分歧,如何弥合分歧将是接下来左右印欧自贸谈判进程的关键。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印度与欧盟显著加快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目前,欧盟已经成为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达成自贸协定是双方共同诉求。数据显示,2024至2025财年,印欧两大经济体商品贸易总额达到1375亿美元,超过了美印间132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同期印欧服务贸易总额也增长到了514.5亿美元。目前大约有6000家欧洲公司在印度投资经营,保障了印度20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6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印欧两大经济体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但由于双方在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核心诉求上存在较大差异,谈判过程漫长且曲折。2013年,因在汽车、葡萄酒等产品关税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导致谈判搁置,2022年重启谈判后,又纳入了地理标识、投资保护等新议题,双方在分歧问题上的谈判进展不大,投入渐少。
直到2025年初,美国新政府上任再次高举关税“大棒”砸向印度和欧盟。虽然7月底美国宣布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大多数来自欧盟的出口商品实施15%的进口关税,但钢铁和铝产品不在其列。随后在8月中旬,美国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欧盟深受冲击。与欧盟相比,印度出口美国的商品普遍承受税率高达50%,压力更大也更为直接。
正是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激发了印欧双方加快自贸谈判进程的意愿。2025年2月底,在与率团来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晤后,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与欧盟达成共识,共同推动年内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此后,双方谈判频次明显增多。9月的第二周,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和农业与食品专员克里斯托夫·汉森共赴新德里,围绕双边自贸协定与印方贸易官员进行第十三轮贸易谈判。印度政府官员此前曾表示,今后将每月与欧盟举行会谈,以加快与欧盟的自贸谈判进程。第十四轮谈判已定于10月初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举行。同时,欧盟议会贸易委员会计划10月访问新德里,印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也将于11月举行下次会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印欧双方可能至少举行10场会议,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争取年底前达成自贸协定。
印度与欧盟的自贸谈判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与贸易便利化、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投资、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竞争政策、补贴、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争端解决机制、透明度与良好监管实践、贸易救济措施、贸易防御以及可持续发展、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23个章节,内容几乎涵盖了经贸关系各个方面。截至第十三轮谈判前,双方已就其中涉及海关与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机制、数字贸易、可持续食品体系、中小企业、竞争与补贴以及资本流动等11个章节基本达成一致。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表示,第十三轮谈判进展顺利,双方已就近60%的章节达成共识。
参加谈判的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表示,正全力落实莫迪与冯德莱恩的承诺,印欧双方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肃性、互信度与共同愿景,力争年底前完成谈判,通过达成互利共赢的自贸协定推动双向贸易增长。他强调,与印度建立强劲经济伙伴关系将为欧盟创造重大价值。戈亚尔则表示,与欧盟达成该自贸协定将为印度企业开启与欧洲及全球企业合作的新通道,促进贸易增长和技术进步。若此项协议全面达成,无疑将成为印度与西方国家最深度的贸易伙伴关系协定。
目前,印欧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食品安全标准、劳工和环境义务等方面仍存在分歧。在下一步谈判中,如何弥合双方分歧将是左右印欧自贸谈判进程的关键。印度对开放其农业和乳制品等敏感市场的态度异常谨慎,要求将米、糖、乳制品等涉及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商品排除在外,这也是印度在与美国贸易谈判中坚守的底线,同样不会轻易在对欧自贸谈判中妥协。此外,印度要求欧盟向其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特别是降低印度IT技术人员和专业人才的签证门槛。
欧盟则要求印度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希望向印度出口更多汽车、医疗器械、葡萄酒、烈酒和乳制品等优势产品。同时,欧盟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劳工与环境标准的高要求,也使印度面临较大谈判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围绕欧盟碳边境税的争议。欧盟单边实施的“碳边境税”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要求进口到欧盟的水泥、钢铁、铝、化肥等高碳排放产品,支付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相当的碳费用。该税种涵盖了印度对欧盟出口的上百个税目,主要影响钢铁、铝等高碳排放产品,涉及印度对欧盟近100亿美元的出口,变相推高印度企业出口成本,直接削弱其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虽然欧盟官员表示愿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解决印度中小企业的担忧,但由于欧盟“碳边境税”不承认其他国家自身的碳定价机制,印度仍高度担忧其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工具,这已成为双方自贸谈判的核心争议之一。
美国也密切关注着印度与欧盟自贸谈判的动向,并欲施加影响:其一方面以重启美印贸易磋商拉拢印度,另一方面又利用欧盟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不满,施压欧盟与美国同步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印度和欧盟如何处理对美国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印欧自贸谈判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