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文化数字化的核心是价值发现与权益保障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文化的数字传承与市场化的运营“牵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何让文化风景,变成增收账本?
近期,四川巴塘县“嘻啵庭院”工作坊,藏族妇女将传统女红技艺转化为时尚文创,其数字文创产品通过华藏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上线;全国首单博物馆数字版权交易落地,在服贸会现场试运行的中国(北京)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上,率先完成本次挂牌交易。
如今,数字技术正深度融入文创产品,从构思设计、生产制造、配送售卖到使用感受的全产业链中,呈现出定制化设计、数字化供应链、精确推广的深度融合态势。
业界人士介绍,目前一些数字资产体现在文化赋能的活动中,有不少是景区赠送的其数字产品。也有部分数字资产与文化遗产关联,是科技公司、技术平台跟博物馆进行的合作。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柏松表示,数字类资产与文化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内容搬到线上,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线上线下系统整合和创新利用。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模式,帮助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拓展市场边界,推动非遗技艺、手工文创产品走出去,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数字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使偏远地区的文化资源被更多人看见。数字化可以提升乡土文化知名度、带动特色工艺品销售、激活乡村经济活力。”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执行会长朱纪伟表示,数字资产及文化数字化的核心在于价值发现与权益保障。
业界人士建议,一方面,要正视数字资产在我国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数字资产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市场价值具有波动性大等特点,消费者要选择正规平台谨慎消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